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企业 >

光威往事:创新是如何发生的(3)

2023-06-17 | 来源:经济观察报
小字号

在通过“863计划”验收的同一年,陈光威又作出了一个选择,参与到军用碳纤维的研发中。

与民用碳纤维相比,军用碳纤维不仅需要更好的技术标准,也拥有一个漫长的验证周期。从商业角度,军品市场更加稳定,也是高端碳纤维的一个重要市场。

但在陈亮看来,与1999年决定做碳纤维不同,2005年光威决定进入军品领域,并不仅仅是市场动机,那几年光威的成绩开始被关注,很多领导到访参观,并鼓励光威可以多做一些国家需要的事情,陈光威的家国情怀被激发了出来。

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其挑战甚至超过了1999年决定做碳纤维之时,“我们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知道从民品转到军品,路径会这么长,周期这么久,见效这么慢。”陈亮说。

从2005年开始,为了进行军品研发,光威又持续投入超过10年时间,总计投入40余亿元,几乎把光威渔具积累的利润全部搭了进去,在最艰难的时候,陈光威还将个人的房产抵押了出去。

几乎也是在这一时间段,中国经济正在快速腾飞,有数不清的行业能够获得大把的利润,很难想象这家在1997年就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为何总是在关键的节点迈向了那条更艰难的路,而不是短期回报更加丰厚的路。

商业和理性难以给出答案,答案可能就是陈光威本身,是他的决定将企业带向了这个方向。

陈亮说,这可能也是民企的优势之一,老板坚持的事情,几千万的项目,说干就干,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民营企业容易把事情干成,也容易把事情干失败。

陈光威出生于1942年,在《陈光威传》中描述了陈光威如何度过了动荡的童年;如何从山上用背的方式,搬下来一块块花岗岩,盖起了一座新房子;如何找到方法成为养猪大户,并带领村民致富;如何在45岁迈出创业的一步;如何在进不了展览会的情况下,在酒店的房间里办起了展销会……

与中国一代企业家类似,陈光威也具有那些时代赋予的特质:敢闯敢干、灵活、坚毅以及与国家命运、时代起伏的共鸣。

与父亲陈光威不同,陈亮显现出了一种更加内敛的韧性以及一种更加谨慎的理性。2017年陈光威去世后,陈亮开始驾驶着光威,在浪潮中行驶着,他觉得光威仍然在爬山,还远未到可以平稳的时候。

实际上,光威的创新路也并没有带来一劳永逸的成果,在国内已经掌握的技术节点上,海外供应商开始间断性地放开供应,这也对国内产业带来冲击。“这是外资的一贯套路了,没有产品的时候,就使劲卡你;中国有了国产化产品时,就使劲冲你,有些时候企业也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把自己的研发路程又给撂了,但我们记住了这个疼。”陈亮说。

此外,国内的竞争也开始更为激烈。在光威碳纤维突破后,也有其他国内企业找到了碳纤维的量产路径,其中大部分是民企,而随着产能周期性波动和进口碳纤维加入竞争,大部分企业都退出市场,仅有少数几家企业生存下来,部分企业引入国有资本,开始进一步扩大产能。

陈亮和光威保持着稳定的节奏,他对目前市场保持谨慎的态度。“我们是最早做碳纤维的企业,非常了解历史发生过什么。”陈亮的眼光盯着诸如氢能源车储氢罐等新兴碳纤维需求市场,而这些可能需要5到10年的培育时间。

陈亮说,现在光威非常重视信息管理,几乎每个月都有市场分析、市场调研,这在企业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还会制定以十年为周期的发展规划,“3年一调整,5年一回头”。

在陈亮看来,中国走过了一条碳纤维从无到有的过程,但对标海外头部企业,在很多产品上虽然都有了,但“距离人家的距离还挺远”。

现在中国碳纤维产业的目标需要走向“好用”和“用得起”,而这并不是光威一家所能做到的,如同海外的竞争对手一样,这是一整条产业链的成果,需要众多国内企业、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陈亮说。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唐海军:为了我国万亿级“低空经济”创新,我
  • 中创同频董事长刘玲民:必须抓住,欧美国家延
  • 谢爱胜、李勇:期待,康安诺养老服务股份尽早
  • 刘绍有:用务实精神推动我国“废水循环发电”
  • 焦长勇: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在国际
  • 谢爱胜:“暴走熊猫酒”创意独特,值得向欧美
  • 科技需要产品的不断更新(废水循环发电产品网
  • 用真情,推动四川金盆地白酒走进欧洲市场
  • 点亮创新之光:废水循环发电的攻坚之旅
  • 南京苏保云科研项目落地:一度电“3毛钱” 谁
热门排行
  • 1影创科技孙立:改变世界,从改变视野开始(
  • 2荥经茶厂之藏茶荣耀(1)
  • 3贵州银行“兴农贷”助养蛇小伙走上致富路
  • 4成都天问设想与马斯克联系,做大民企航天事
  • 5中交四公局两湖一河PPP项目开展“质量月”
  • 6低度潮饮扩容 青梅酒抢跑
  • 7立新能源:与华电新能源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 8广汽集团上半年自主品牌持续发力创收,合资
  • 9晏浩铭:RDF燃料棒是垃圾衍生新燃料,值得
  • 10碲化镉发电玻璃亮相第十九届海科会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