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

干素琼讲松茸故事:哈尔滨地产赤松茸

2019-05-24 | 来源:哈尔滨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哈尔滨地产赤松茸 6月初就能吃到

赤松茸是一种昂贵的野生蘑菇。但人工种植以后,我们也能吃得起了。眼下正是水稻育苗时节,育苗结束后,就到了食用菌赤松茸“播种”的时候——第一茬赤松茸即将种下,经过40天生长就可以采收。

位于双城的哈尔滨市翠韵果蔬种植合作社,有一名福建小伙子,今年他准备把1400亩育苗大棚二次利用种植赤松茸。种植的同时,还能消耗近8000吨秸秆。这些秸秆将化为有机质,为赤松茸提供养料。

2017年底,在黑龙江做房地产生意的福建小伙子陈滈,发现了秸秆的商机。他说,南方人爱吃松茸,但是野生松茸的价格太高,一斤可达300元。人工种植的赤松茸,口感与野生的很像,一斤价格只有30多元,还能将秸秆变废为宝。因为大棚和秸秆资源丰富,在北方种植赤松茸成本要比南方低很多。陈滈算过一笔账,在福建种植赤松茸需要棉籽壳、麦麸等,一吨成本要1000多元钱。在黑龙江可以使用秸秆和玉米芯,一吨成本只要300多元。种植赤松茸,不仅可以把水稻育苗后闲置下来的大棚二次利用,还可以消化农民无处放置的秸秆。

2018年,陈滈与农民合作,试种了150亩赤松茸,亩产达到6000斤,赤松茸40天生长一茬,从4月末到10月末,可以种植收获好几茬。这些赤松茸采收后,销路很好。

作为哈尔滨市翠韵果蔬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陈滈说:“今年我们将种植200亩赤松茸,再带动农户种植1000多亩。我们负责技术指导,农户自己生产,由我们负责提供菌料、技术跟踪和全程回收,这样农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种植这些赤松茸,预计将消耗近8000吨秸秆。”今年,这些地产赤松茸将于4月末“播种”,6月初就能吃上,预计每斤售价在38元左右。

赤松茸是松茸的一种,一般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与树根共生,是一种野生食用菌,价格非常昂贵。近年来经过人工培育,赤松茸开始推广种植,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

干素琼讲松茸故事网络宣传办公室 选自网络

四川名善山珍餐饮管理责任有限公司
 

(责编:赵兴)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近年新疆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服装业盛会开幕在
  • 中关村示范区建设“路线图”、“工期表”公布
  • 400年历史临汾会馆首次开演,前门将打造会馆
  • 北京推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
  • 副中心站枢纽打造站城融合典范
  • 北京:古擎博物馆与中国国家艺术网达成战略合
  • 北京丰台云岗街道2021年千人健步行活动等您来
  • 7日14时高速路将迎返京高峰
  • 专访佳杰传媒王兴佳:企业营销做到内容+媒体+
  • 王兴佳应邀出席匠心接力-2021大国匠心致敬礼
热门排行
  • 1引导共享单车"停车入位" 北京51处轨道车
  • 2农民丰收节到来 “妫水农耕”展延庆优质农
  • 3靠实力说话!流量明星让位于 “冷门歌手”
  • 4北京冬奥会非注册记者报名工作全面启动
  • 5“920父母节”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6北京:国庆档谁能成为下一个“爆款”?
  • 7入秋吃螃蟹,老北京可“没有”大闸蟹
  • 8中国未来研究会法律维权委员会普法到基层
  • 9首钢滑雪大跳台造雪塑形正式启动
  • 10干素琼讲松茸故事:乡城松茸分销怎么吃(3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