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

女装装不下女性了吗(1)

2023-08-16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某电商平台一款在售连衣裙的尺码数据表中,S码(小号)的腰围是54厘米,L码(大号)是62厘米。

记者在同一家网店购买了同款的两件上衣,到货后比对发现,S(小码,右)比M(中码,左)大。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晓/摄

2023年已拥有了地球上最热的一天,然而在北半球的这个夏季,有些衣裳一定不是为了穿着凉快才越做越小。

不久前,一名29岁、生活在中国四川的黄女士站在阳台上晾衣服。她的目光在两件T恤衫间来回移动,感到“恍惚”——自己的上衣,尺寸竟然和8岁女儿的上衣差不多大。

这位女士把自己的困惑发到社交媒体上,引发不少网友共鸣。有个姑娘说,她身高1.67米,体重42公斤,“过轻”并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然而通过网购买衣服的时候,她常常遇到小码穿不上、不得不换成大码的情况。很显然,并不是因为她体型“大”,而是因为衣服“小”。

“不同店铺的尺码设定相差很大。”翻看这个姑娘的衣柜,里面的服装尺码从XS到L都有。有的品牌衣服做得实在太小,她甚至得考虑买加大码,“才有点活动空间”。

还有一名1.65米、65公斤、体型匀称健康的女性表示,在某知名品牌女装商店,售货员称最大尺码是2XL(俗称“加加大”),“但你可能还是穿不进去”。她不服气,拿着那件T恤衫进了试衣间,结果连头都套不进去。

这个夏天,就连通常情况下身材管理严格的女明星,也在被小码女装“拒绝”。有女明星发微博称,她很喜欢某品牌服装,但其对身材要求苛刻,“100斤以上没有资格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点开一款在售连衣裙的尺码数据表,S码(小号)的腰围是54厘米,L码(大号)也只有62厘米。根据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22年发布的《第五次中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24岁中国女性平均腰围大约72.8厘米,25至29岁的女性平均腰围74.4厘米。

腰围60厘米以下的连衣裙,拥有“平均腰围”的青年女性根本穿不上。

设计师“抄”流行的,衣服才能卖得好

服装设计师Grace Chen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大多数女装电商都会盯紧大众流行风格,“如果一定要面向小众人群,价格不够高、销量不够大的情况下,生意就会非常危险”。

她表示,服装新品的策划和设计必须早于季节到来时,夏季设计冬装,冬季设计来年夏装。另一位设计师大媛解释,服装上市前至少3个月,他们就要开始提前预判潮流趋势、预测“爆款”。

在Grace Chen看来,服装圈有自己的时尚游戏,引领游戏的世界知名品牌有20家左右,他们宣布“下一季”服装流行趋势。“国际一线品牌举大旗,其他品牌跟着响应号召,大家一级抄一级,这就是预测的方式。”

她进一步解释,“设计师品牌”抄“一线品牌高定秀场”;天猫商城店铺抄“设计师品牌”;淘宝个人店铺抄天猫品牌和网红博主。在这场游戏中,不能越级抄袭,那可能会脱离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品位。

当下,女装圈流行所谓“辣妹风”“女团风”。这些风格的女装普遍短、露、紧。一个名为Brandy Melville的意大利品牌很具有代表性,它的女装尺码定位是“小码”及“均码”,目标客户主要是身材格外娇小纤瘦的女性。

在众多女明星和大量网红博主的助推下,该品牌形成了一股潮流,很多年轻女性“以穿得上它为荣”。跟风潮流意味着销量更大,各种该品牌“同款穿搭”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走红。小码女装“声势浩大”,业界人士和消费者都身不由己地被裹挟。今年,一向注重服装“功能、材质、舒适度、风格、手感”的日本品牌优衣库也开始推出“辣妹系列”。

面对流行趋势,很多女装设计师失去了话语权。设计师杨盈盈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原则上,每个设计师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但产品要看市场反馈。

“很多设计师只能去抄,大家都做的才是流行的,抄流行的才能卖得好、挣到钱。”Grace Chen说。

有业内人士介绍,很多女装网店根本没有设计师,或者说他们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融款(将不同品牌服装的设计方案进行拆分、重组,形成新设计——记者注)”。大媛说,“比如今年流行的是‘辣妹风’,很多店铺都会将这种流行元素提取并运用到自家的衣服中”。此外,因为“融款”省掉了设计环节,店铺市场反应速度非常快,他们能够早于竞争对手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

设计师詹达接触过很多标榜“小众设计”的服装店铺“主理人”,他们并非服装设计专业出身。“有些是网络红人,凭审美和粉丝基础就开始做女装。”根据詹达的观察,他们普遍对标准尺码没有概念,参考自己的衣服尺码来确定店铺款式的尺码,如果他们体型瘦小,售卖的服装尺码就偏小。多数时候,设计师只能提提建议,“学校里学的标准尺码规则左右不了老板的想法”。

詹达表示,小码风格从2020年就已经开始流行,“之所以大家最近才有感觉,是因为市场反应有点滞后。”她同时认为,前几年的审美会教女生穿宽松的衣服,近年来年轻女性越来越自信,“想要通过紧身的衣服坦然展示身材曲线,露出小肚子也无所谓。”大家这才注意到,女装尺码变小了。事实上,这些紧身衣服的尺码之前在为“瘦人”服务的过程中,可能就已经向小偏移,只是消费者还没有发现。

设计师杨盈盈曾经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拥有女装流行趋势决定权的大设计师们很多都不是女性,又或者说他们只想把自己的衣服给符合标准的女性穿。”杨盈盈表示,有些风格确实需要窄小的款式来完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在做小尺码。很多优秀的设计师是女性,比如川久保玲和Phoebe Philo。有人把服装越做越小,也有人把服装越做越大,杨盈盈就会为女性设计“大到男性也可以穿的衣服”。

消费者投出了自己的关键一票

决定每年流行趋势的不仅仅是大牌,还有消费者。”大媛说。

“中国服装零售2021年细分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女装市场份额在服装零售市场中占比56%,男装31%,童装13%。此外,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服饰消费者线上消费比例为62.0%,线下消费比例为38.0%。

服装卖场从商场柜台转移到互联网。网络买家的种种行为数据让市场可以被量化、分析、预测。陶鹏是一家原创女装店铺的老板,他经常研究女性最新的穿搭潮流。他通过一些社交平台上的关键词规划工具,将跟女性穿搭有关的关键词进行导出整理。他还学习使用爬虫软件,利用软件抓取网友在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发言、评论,通过数据清洗后,找到目标群体量最大的流行趋势,如“辣妹”“复古”“少女”等。

大媛介绍,每季服装新品准备好之后,她会先找模特拍摄照片,发布在各大社交媒体上,通过文案吸引粉丝和用户点赞或评论。大媛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给工厂下生产任务,“点赞多的款式,我们会加大生产量”。

很多带货直播间也会在新品发布时,用投票方式来确定“之后集中做哪款衣服”。詹达也提到,许多店铺的营销主场已经不在传统电商平台,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积累粉丝,通过发布征集类“帮我选款”的帖子寻找消费者眼中的“爆款”。

有的品牌会发布每种服装款式的设计过程,根据评论反馈,在色彩、细节、图案、款式结构等设计点上调整设计。“其实,最终市场上的爆款,都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款式。”詹达说。

服装定制设计师的身份让Grace Chen可以接触到很多消费者,她在工作中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她从消费者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单位有个同事穿的衣服特别好看,我也想要一件”。一群女性结伴购物时,可能存在一个人,她买什么,剩下的人都跟她买相同或相似的款式。因此,大家往往倾向于去购买“见过的”。Grace Chen说:“已经见过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一级一级抄下来的东西。”

大部分女性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随手评论的“好看”,可能将自己购买的下一件女装“变小”。陶鹏在与工厂接触时发现,今年很多服装厂都在生产小码女装。

他还提到,大部分店铺在新品发售时都进行预售,即只发布服装销售信息但并不售卖现货。如果某个款式的加购率或销售反响好就继续做,反响不好就不做,消费者也在用消费行为投出关键一票。“市场的一部分同时掌握在消费者手里。”Grace Chen说,“大家都不去买这个衣服,卖不出去,市场自然发生转变。”

店铺用尺码筛选客户

受生产能力限制,“小作坊”式的服装网店,增加尺码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做小码或均码女装,能有效节约成本。

王慧(BuYi Tradition)讲中国民族服饰故事 选自网络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近年新疆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服装业盛会开幕在
  • 中关村示范区建设“路线图”、“工期表”公布
  • 400年历史临汾会馆首次开演,前门将打造会馆
  • 北京推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
  • 副中心站枢纽打造站城融合典范
  • 北京:古擎博物馆与中国国家艺术网达成战略合
  • 北京丰台云岗街道2021年千人健步行活动等您来
  • 7日14时高速路将迎返京高峰
  • 专访佳杰传媒王兴佳:企业营销做到内容+媒体+
  • 王兴佳应邀出席匠心接力-2021大国匠心致敬礼
热门排行
  • 1引导共享单车"停车入位" 北京51处轨道车
  • 2农民丰收节到来 “妫水农耕”展延庆优质农
  • 3靠实力说话!流量明星让位于 “冷门歌手”
  • 4北京冬奥会非注册记者报名工作全面启动
  • 5“920父母节”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6北京:国庆档谁能成为下一个“爆款”?
  • 7入秋吃螃蟹,老北京可“没有”大闸蟹
  • 8中国未来研究会法律维权委员会普法到基层
  • 9首钢滑雪大跳台造雪塑形正式启动
  • 10干素琼讲松茸故事:乡城松茸分销怎么吃(3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