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故事 > 企业故事 >

安徽:科技助转型 建筑“绿”起来

2023-11-23 | 来源:安徽日报
小字号

有这样一栋房子,玻璃幕墙可以发电,房屋冬暖夏凉用电量少,屋顶花园还能改善局部小气候,你会心动吗?

让建筑“绿”起来,已经成为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持续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当前,安徽已全面进入“全面绿建”阶段,累计建成绿色建筑4.9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提升“绿量” 建筑更节能

减少热辐射、吸附飘尘、超级省电和节水、自然采光量大……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的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就有这样的“绝活”。该大厦也是全省首个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的民用建筑,为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变“绿”提供了一个样板。

“大厦将场地绿化、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组合起来,让建筑屋面、垂直外立面穿上‘绿衣服’,形成立体包裹,不仅能增强屋顶的隔热、隔声效果,起到吸附飘尘和产生氧气的作用,还可降低外立面对办公空间的热辐射。”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大厦还在不同区域引用了多种绿色照明节能技术,并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屋面安装太阳能光伏,采用太阳能LED公共照明技术,可实现90%以上的节电率。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在创造良好的声、光、热环境的前提下,极大地节约了土地、水、能源、材料等各种资源,有利于降低建筑运营和维护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根据运营数据来看,该大厦每年节电约284万度,节水约2万吨,一年下来可节约运行费用约289万元。

绿色建筑,即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民用建筑。绿色建筑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基本级。

近年来,我省绿色建筑正在跨越式增长,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走进”了大家的生活,不但改变着建筑的方式、助力节能降碳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建成绿色建筑4.9亿平方米,竣工阶段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9.47%;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7.13%。

“发展绿色建筑要与建设好房子的根本目标融合,发展绿色建筑终极目标就是提升建筑品质,提高工程质量,优化居住环境,打造人民满意的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处长陈必喜认为,发展绿色建筑还要与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相融合,充分发挥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特点,促进绿色建筑和地区的本土建筑、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融合发展。

科技赋能 建筑更宜居

位于合肥市经开区的中海上东区是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也是健康社区金级、健康建筑二星项目。记者现场看到,该项目绿化率高,林木、草坪布置富有层次,部分房屋内部还配有新风系统和空气源热水,目前已完成交付,众多业主已经入住。

“这个项目采用绿色建材和绿色产品全覆盖,集成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新风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等,为绿色减碳助力。”中海地产合肥公司设计管理部副主任倪敬波向记者介绍,以该项目的地下车库加装一氧化碳监测系统为例,不仅可以对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实时预警、保证用户安全,还可以根据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排风,避免排风频率过高导致能源浪费。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海地产合肥公司还在新建项目探索三星级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智慧住宅、超低能耗等方面的融合应用,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和主动式技术手段最大幅度降低建筑暖通空调、生活热水及照明能耗需求,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

建筑设计节能低碳,建造过程也可以更加绿色。“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施工活动同样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倪敬波表示,在建筑施工中,扬尘控制、污水排放控制、开挖土方合理回填利用等方面也至关重要,“甚至可以通过精准合理的规划与计算,节约施工材料”。

此外,绿色建材和房屋整体节能系统在绿色建筑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有效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日前,第十三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暨第二届长三角(安徽)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大会在合肥召开。会议期间,众多建筑节能降碳设备和产品生产企业参与展示,包含光伏发电玻璃、空气能热泵、高效节能空调等多种行业重点技术和产品。

在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的展位上,记者看到,一片片不同颜色、花纹的玻璃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驻足了解。“这是铜铟镓硒发电玻璃,具有单瓦发电量高、弱光性能好、绿色安全的特点,生产能耗低,能量回收期短,目前已在蚌埠市的众多项目中得以应用。”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王计锁说。

美的集团此次展示了先进的智慧楼宇综合解决方案。“我们的美的楼宇科技控制系统是一个针对空调通风系统、服务智慧楼宇的自动化管理平台,同时可以接入排水、照明、电梯等第三方系统。”安徽美的楼宇设备销售公司销售经理袁云光表示,该平台可以更简单高效地实现楼宇的综合管理,能够实现楼宇整体节能在30%以上。

各方合力 效能再提升

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引领,尤其是行业标准及规范的明确。

早在2021年9月,安徽省人大就已立法通过《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等高对接长三角,新建城镇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标志安徽进入“全面绿建”阶段。

在行业标准上,我省还编制发布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40多项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确保了绿色建筑实施质量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省还从资金支持和激励手段上入手,对绿色建筑行业进行扶持。例如,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财政设立绿色建筑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000万资金,支持高质量绿色建筑建设,建成了一批高星级绿色建筑。

此外,在省直住房公积金贷款方面,为支持购买居住类绿色建筑,缴存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一星级及以上居住类绿色建筑(新建商品住宅)的,计算最高可贷额度时上浮20%。

事实上,绿色建筑行业还涉及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相关建筑研究院、行业协会的多种主体,需各方合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人居环境品质。

在第十三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暨第二届长三角(安徽)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大会上,夏热冬冷地区联盟成员共同签署了《夏热冬冷地区协同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

“这份协议以推动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组织区域适宜技术研究、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合作、加强绿色建筑人才培育、建立会员服务共享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行业力量。”安徽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协会副秘书长沈念俊表示。

绿色建筑是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委会副秘书长李丛笑认为,减碳工作贯穿建筑业全过程,建造活动要从建筑的全生命期来审视,这将带来全产业链的深刻变革,绿色建造必须统筹设计、施工与建材,要形成以低碳建材为主的建造新格局,构建低碳建材绿色供应链。

“不过,对于业主来说,绿色建筑可感知度低,不能直接反映业主的居住感受。从目前的实际探索来看,将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融合,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倪敬波坦言,绿色建筑后续运营中,也需要将绿色技术充分利用,避免被闲置,促进绿色低碳工作落实落细。

江西冠之航建设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选自网络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 经济日报: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 让民营经济更有力量
  • 上饶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上半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58.8%
  • 经济观澜|让民营经济消除顾虑、大胆发展
  • 福建省民政厅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
  • 2023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在沪举办 共议“一带
  • 民企500强有大体量更要高质量
  • 从500强榜单看民营经济韧劲活力
热门排行
  • 12023中国混凝土展聚焦行业热点 引领建筑新
  • 22023年济南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
  • 3234项建设工程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 4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减税降费
  • 5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太原市公开征集第二批绿
  • 6卓越地产坚持创新,为更多业主打造高品质人
  • 7房地产投资处于低位运行 将逐步回到合理水
  • 8住建部:将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
  • 9重庆轨道24号线一期工程项目6月进入主体施
  • 10敦煌壁画中的建筑“活”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