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梦想的攻坚战——农村
1、消费升级中的农村,渴望金融服务
今年双十一的疯狂,再度刷新了记录,也见证了国人罕可匹敌的消费潜力。一件件快递不仅走进了城市的高楼大厦,也同样走进了田间地头。农村的快速发展也同样带动了消费的升级,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市消费示范效应扩散、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快速更新,农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梯度追赶型特征。
但在消费升级的同时,配套的金融服务却没有跟上脚步。消费金融为城市居民的消费升级“锦上添花”,广大的农村却得不到很好的金融服务。银行线下操作有成本高、风险大,耗时长,流程繁琐等特点,村镇业务也面临着风控成本高,违约率高等问题。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常常因为三四线城市和村镇地处偏远、信用数据、线上场景数据不足等种种原因,在理性考量下放弃这块“硬骨头”,选择“捂钱惜贷”。
事实上,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贷款风险并不高于其他地方。根据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度“千村调查”报告显示,西部地区在保险深度、不良贷款率、每百人拥有的存款账户数等指标上都优于东中部,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占GDP比例、保险的深度、不良贷款率等指标上也都优于发达地区。
2、攻坚农村普惠金融
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鼓励国有和股份制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发展农村金融租赁业务等。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