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再生塑料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废塑料进口将全面禁止,国内废塑料环保要求大幅度提升。这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废塑料行业原有商业生态的颠覆,商业模式重构和新业态培育迫在眉睫。
据不完全统计,仅进口废塑料中国每年有600万~700万吨产能,国内废塑料2000万吨产能需要升级。国内人口基数大,垃圾产生量多,但废塑料回收体系并不完善,回收利用率不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先进的技术装备、优质的产品和环境保护设施缺一不可。很多行业企业现身说法,指出只有加大科技创新和智能投入才能使塑料循环利用行业行稳致远。
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李书润博士表示,集团在废塑料的利用上进行了科技创新和变废为宝,立足于技术创新,集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为通过新技术的注入,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注入来提高后端产品的价值,实现废弃物低值的高效化利用,这是集团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国内的废塑料回收基本上是以零散的家庭回收为主,规范程度低,即使是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一般也规模较小,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不高。
连云港大吉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文指出,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引领是大吉公司的经营理念之一。公司专门成立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研究所,并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公司与行业领先的设备制造商共同研发加工设备,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现在一个月大概能有一千吨的回收能力,在某些产品上已可以替代国外的废塑料性能。
有人说禁止废塑料进口是行业的冬天来了,而在东莞市兴鹏塑胶原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举刚看来,它给国内的市场带来了生机,应该是行业的春天来了。东鹏公司坚信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通过走访全国十几个省260多个县的600多家废品回收站,胡举刚对未来塑料回收和再生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以前简单粗放的废塑料回收加工方式将彻底退出市场,环保高压常态化将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智能化和高新技术的运用将逐步代替人工作业,互联网经济进入企业运营将成为新常态。
面对塑料回收和再生行业的新政策,中国废塑料协会执行会长黄楚祺认为,企业要自强必须不断寻求发展保存实力,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
南充新必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宣 摘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