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科技 >

移民火星200年内能否实现?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家这样说

2023-10-24 | 来源:封面新闻
小字号

移民火星200年内能否实现?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家这样说丨天工开问⑨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张峥

你想离开地球表面,去月球或者行星上来一趟太空旅行吗?近日,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关于太空旅行的话题掀起剧烈讨论,而电影《流浪地球2》中惊艳亮相的太空电梯,在公众点赞排名中一马当先,获评“最受大众期待的未来科技”。

人类距离登月旅行的距离有多远?火星移民计划到底靠不靠谱?如何科学合理地认识太空旅行这件事?10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听他来讲讲太空旅行究竟靠不靠谱。
太空旅游普及后 我们可以去月球表面吗?

在吴季所著的《太空旅游》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降落到月面,亲身体验“阿波罗 11 号”宇航员登月时的心情,体会只有地球 1/6 重力的奇妙感觉,回望独自在黑色的宇宙中旋转的蓝色地球,是月球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

太空旅行现在似乎已经创建了很好的条件,但人类真的做好准备了吗?“现在人类在进入近地轨道的能力方面没有问题,这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美国航空航天局让私营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从而降低成本。”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当下,近地轨道太空旅游也没有问题,但问题是项目价格太高,如何通过商业航天或者借鉴科幻作品中的一些新技术,把价格降下来才是关键。“当然最理想完美的情况就像《流浪地球》2一样,如果研制成功太空电梯,可能普通人就可以花不多的钱,通过太空电梯进行太空旅游,看美丽的地球和璀璨的星空,体验奇妙的失重,这个在本世纪有可能实现。”

如果未来要去月球旅游,也不是不可能。“之前俄罗斯推出过太空行走旅游和环月旅游的项目,报名者需要在当时支付2000万美元去空间站旅游的基础上再加1500万美元,让一个职业航天员陪伴出舱游览半小时,这包括地面训练费用;绕月旅游是一个航天员带两个游客,每个游客的费用是1亿美元,但后来都没有实现。”不过,美国商业公司即将开展太空行走旅游和环月旅游。庞之浩指出,“2030年前我国将实现载人登月,但普通人到月球旅游或者登月还比较遥远。”

月球之后,人类离站在火星表面还有多远?

在《星际穿越》中有个殖民计划,正在被马斯克搬到现实中。航天圈,大家都知道马斯克要移民火星的雄心,据公开信息显示,SpaceX计划在2024年将人类送往火星,并在2050年之前建立一个可以自我维护的人类殖民城市。

“我觉得能载人登火星就很不容易,SpaceX公司有可能在政府之前实施载人登火星的项目,但在近些年移民火星我是绝对不相信,200年之内都很难实现,而且要改造火星也是很难的。”庞之浩直言,虽然火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但最近距离也有5000多万公里,所以载人去火星难度非常大。

“如果说用核动力飞船,可能对于去火星还是有希望的,因为目前单纯用化学能动力技术到火星单程就得要7个月,回来还要等发射窗口,现在来讲最短的时间一个来回需520天。”庞之浩表示,现在人类在太空连续逗留的世界纪录是俄罗斯医学专家波利亚科夫(音)博士创造的438天。长期飞行会使人肌肉萎缩、骨质脱钙,在500多天的太空飞行中,光靠锻炼吃药完全不能解决问题,目前人造重力在工程上还难以实现。

此外,庞之浩告诉封面新闻记者,长期在太空中还有辐射的问题,“我们离开了地球,没有磁场的保护怎么办?太空中的辐射对人的影响更大,曾有人提出在载人火星飞船周围制造人造磁场,这在工程上也很难解决。最重要的是心理问题,长期在一个小的舱里听着单调的声音,会对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退役航天员张福林等在研究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运载火箭,从原理上讲可将载人火星飞船速度提高到每小时8万多公里,最高速度可以使得飞船39天到达火星。“但是这个技术非常难,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突破。”庞之浩对封面新闻记者解释道,美国曾经有个普罗米修斯计划(音),即研制核动力飞船,后来发现存在严重的辐射问题,它相当于航天员每天拍8次X光片,得想办法减少辐射。“马斯克星舰方案倒是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马斯克说每年造100艘星舰,总共造1000艘,每艘运100个人去火星,每人成本只有1000万美元,我不太信能够在近些年能实现。”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签约15个项目71.5亿元!民权第七届冷博会开幕
  • 研究:一种基因突变可助推肺炎链球菌产生耐药
  • 一种纳米材料,以99.99%高纯度领跑行业
  • 政策助推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万亿级产业赛道
  • 美国医生第二次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患者
  • 新型电力系统需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 国内首条L4级别自动驾驶智慧高速应用在即
  • 若“一车一桩”,小区扛不住:新能源私家车充
  • 全球首个基因工程菌团体标准在浦东发布
  • 科技人物 |汪应洛 | 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大
热门排行
  • 1张雨:科研腐败部长怒 后果是否真严重?
  • 2以勤奋和智慧造就“长生不老”
  • 3屠呦呦喜获诺奖,科学界仍需努力
  • 4苗凤军:神十飞天再扬国威
  • 5唐杰强:人才支撑 夯实中国科技创新之路
  • 6郑勇:留下高科 腾飞未来
  • 7科研经费漏洞亟需制度补台
  • 8河北蓝领发明家成功三部曲
  • 9顶天立地是科技战略的关键
  • 10科技部:科研经费应真正全部用于科研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