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科技 >

李桂启:最美“太空教师”相约“太空课堂”

2013-06-11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六月十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记者见面。即将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首度亮相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新华社6月10日)

10日下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80后”女航天员与公众相约太空课堂。王亚平说,即将在神十飞行中进行的太空授课是我国第一次太空科普教育活动,将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

为了“神十”飞天,作为乘组的‘定海神针’,聂海胜在担任指令长的同时,还将承担手控交会对接的操作任务。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这两项艰巨任务首次由同一人承担。执行任务前,聂海胜的地面模拟训练已超过2000次,结果表明,他的对接操作越来越精准,稳定系数越来越高,准确率基本达到近100%。“神十”飞行中,张晓光的主要任务是辅助指令长实施手控交会对接,确保指令发送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而作为交会对接的备份航天员,他在地面进行的模拟训练已经超过2000次。太空授课环节中,张晓光还将担任摄影师,用手持摄像机拍下授课画面,实时传回地面。为了在太空授课中实现最好的实验效果,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和乘组在地面进行了多次演练。准备教具,研习实验内容,了解心理知识,她的备课细致入微。除了太空授课,在“神十”飞行中,王亚平还将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和乘组生活照料。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实施交会对接时,作为备份操作手,她要在每一条指令发送前准确判读数据,对操作进行提醒和读秒。千百次训练和两年多的等待,这是她一直为之准备的时刻。

从突破多人多天飞行的神舟六号到我国第一次应用性飞行神舟十号,世人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与跨越。中国航天人的追梦历程,再次证明“人间万事出艰辛”,只有始终保持淡定的心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会实现个人梦想。

“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我也期待着能够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王亚平,她与大家有个“太空约定”。(李桂启)

(责编:杨兵)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签约15个项目71.5亿元!民权第七届冷博会开幕
  • 研究:一种基因突变可助推肺炎链球菌产生耐药
  • 一种纳米材料,以99.99%高纯度领跑行业
  • 政策助推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万亿级产业赛道
  • 美国医生第二次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患者
  • 新型电力系统需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 国内首条L4级别自动驾驶智慧高速应用在即
  • 若“一车一桩”,小区扛不住:新能源私家车充
  • 全球首个基因工程菌团体标准在浦东发布
  • 科技人物 |汪应洛 | 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大
热门排行
  • 1张雨:科研腐败部长怒 后果是否真严重?
  • 2以勤奋和智慧造就“长生不老”
  • 3屠呦呦喜获诺奖,科学界仍需努力
  • 4苗凤军:神十飞天再扬国威
  • 5唐杰强:人才支撑 夯实中国科技创新之路
  • 6郑勇:留下高科 腾飞未来
  • 7科研经费漏洞亟需制度补台
  • 8河北蓝领发明家成功三部曲
  • 9顶天立地是科技战略的关键
  • 10科技部:科研经费应真正全部用于科研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