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科技 >

毛开云:中国治沙人获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意义何在

2013-09-26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9月2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环节会议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开幕。在颁奖仪式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荣获联合国颁发的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9月25日《北方新报》)

中国治沙人王文彪获得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不仅是其个人和中国亿利资源集团的光荣,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光荣。“全球”这个词,已经作出诠释。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中国人民一贯的追求。曾几何时,金山银山“盖过”绿水青山,这让中国人民很受伤。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生态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最近,中央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响亮提出:宁可不要金山银山,也要建设一个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这是对绿水青山的钟情,这是对美好家园的憧憬,这是对中国人民的要求,这是对世界人民的承诺。

治沙行动是一项生态行动,是相应党和国家号召的生动实践。王文彪和他的员工,25年来从不间断,共绿化库布齐沙漠5000多平方公里,占全球荒漠化面积的1/700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这是一种可贵的坚持精神,这是对绿色发展之路的不懈探索,这是对生态环保的执着追求。王文彪获得“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王文彪获得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其意义不仅在于获得这个奖项,更在于这种他和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这种行为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治沙是一项世界难题,到底该如何治沙,目前没有现成答案,而中国亿利资源集团治沙,可谓政府推动商业力量参与荒漠化防治的最佳案例——亿利资源集团运用“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的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方式,开创了一条“治沙、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其他各国荒漠化防治树立了标杆,也为全球荒漠化防治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启示。

荣誉属于过去,治沙还需继续。治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是说依靠政府或一些社会团体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这就需要地方领导改变政绩观,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地坚持治沙;需要企业和社会团体主动参与,需要广大人民积极支持。只有这样,“美丽中国”才有希望建成,进而为“美丽世界”、“美丽地球”建设作出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贡献。

(责编:sccsbbs)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签约15个项目71.5亿元!民权第七届冷博会开幕
  • 研究:一种基因突变可助推肺炎链球菌产生耐药
  • 一种纳米材料,以99.99%高纯度领跑行业
  • 政策助推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万亿级产业赛道
  • 美国医生第二次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患者
  • 新型电力系统需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 国内首条L4级别自动驾驶智慧高速应用在即
  • 若“一车一桩”,小区扛不住:新能源私家车充
  • 全球首个基因工程菌团体标准在浦东发布
  • 科技人物 |汪应洛 | 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大
热门排行
  • 1张雨:科研腐败部长怒 后果是否真严重?
  • 2以勤奋和智慧造就“长生不老”
  • 3屠呦呦喜获诺奖,科学界仍需努力
  • 4苗凤军:神十飞天再扬国威
  • 5唐杰强:人才支撑 夯实中国科技创新之路
  • 6郑勇:留下高科 腾飞未来
  • 7科研经费漏洞亟需制度补台
  • 8河北蓝领发明家成功三部曲
  • 9顶天立地是科技战略的关键
  • 10科技部:科研经费应真正全部用于科研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