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晋“网红”头盔价格暴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抢完口罩抢头盔,口罩都还没有完全摘下,头盔却又要戴上,一夜之间价格涨3倍,引起了公安部的关注,对此前出台的“一盔一带”政策进行了进一步明确,“6月1日起,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继续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帮助群众配备安全头盔”。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而执行过程中未考虑到短期内头盔库存、产能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供不应求导致头盔价格急剧上涨,所幸的是公安部及时对政策进行了调整,这样的反应速度值得我们点赞!
政策制定执行初衷和目的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追求。抢头盔看似只是市场经济的自发行为,背后却怨声载道,更多的侵害了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蚕食着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策要围绕合民意、惠民生来制定”,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制定执行政策就更要永葆为民初心、为民谋利、为民尽责,多一点换位思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而在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中梗阻”现象,导致政令不通、执行不力。有的重部署、轻落实;有的落实环节多、进度慢;有的部门看重自身利益,选择性、象征性制定执行政策;有的干部慵懒懈怠,怀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理;有的部门或人员为满足私利甚至使出各种招数阻碍或破坏政策制定执行。所以一些政策走出了“最初一公里”,却很难到达“最后一公里”。究其根源在于少数党员干部心里没有装着人民,没有把以人民为中心内化于心,对人民群众缺乏真情实感。
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经常想一想手中权力来自哪里、权力该用到哪里,守好公与私的界线,牢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天职,把人民群众的小事作为自己的大事,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作为工作重心,在政策制定执行时要敢担当、善担当,敢于攻坚克难、啃硬骨头,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责任风险敢于主动担责,切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服务群众抓在手上、做在实处。
党员干部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政策客观效果的重要标准。获得感,其内涵丰富,既包含物质方面的得到感、拥有感、满足感等,又包含精神方面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等,它是人民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喜悦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等的综合感。要俯下身子研究民情、了解民愿、重视民意,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深查细照笃行,看一看政策制定执行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改进,以群众口碑检验施政成效。(文/雷超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委组织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