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0日,海澜集团举办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太极+文旅”战略合作签约活动,海澜集团携手张东武老师领衔的东武太极研修院将共同打造太极文化大事业、大产业的新蓝图,开创太极拳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新篇章。(全国政协委员周建平人民大会堂前打太极)这则消息是我刚参与一级大报群内评报,并且连续在总局媒体刊两个本职业务稿件后看到的。
“太极+文旅”战略也是我有幸成为海澜集团太极拳群一员领悟到其中魅力的。
这个海澜集团企业还了不起,群里企业干部职工学习陈氏太极拳都有模有样。可以说,群里陈氏太极视频课件,我看后受益匪浅。
与之相似,我加盟本市码头太极队伍,这几天跟着龚桂芝老师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也是蛮有味道的。
“小张:你的问题是《野马分鬃》跟步抱球环节过程中,左右上下手存在一个内外旋对称,并且要与身体等其他部位协调一致问题。”
“唐部:你的问题是直来直去,存在砸脚等问题。”其他一样,龚桂芝老师一一纠正我们码头队员不规范动作。又带着我们反反复复练前四个动作后,让我们跟着集体练《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八法五步》。
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太极拳不是我的职业,但是起码也是我的爱好,既然“爱”了,就要专一,就像对待自己工作一样。通过二年学习太极气功,让我意识到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而要想动作规范离不开明师指点。
因为对网“看的是一个点,做起来是一个眼”,其他我不知道,通过疫情户外值班结束,跟龚桂芝老师中山公园每晚2个小时学会《太极拳八式》《太极八法五步》,包括如今在码头跟吴元萍、龚桂芝等学太极气功,让我意识到一些好的老师与拳友宛如迷途中的一盏明灯,为你指明方向,照亮前方的路。比如:集体练《八段锦》《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鉴于,去码头学太极半年多,按码头老师要求已经忘记以前学会的这些太极气功套路动作),我一直盯着前面龚桂芝(武术健身协会副会长)徐小丽(武术健身协会副会长),左边吴元萍(武术健身协会会长),以及队伍前后左右打的规范拳友一起去模仿练习。
与套路不同,武术基本功二年来一直没中断,而且不断丰富新的气功等拳术。疫情以来,已经掌握《太极五行气功》《武当养生八桩》等,慢慢融入到吴元萍、龚桂芝、徐小丽这支码头太极队伍。
“您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朋友。毕业后,您还和我们称兄道弟,时时关心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不是人心险恶,而是我的心灵不够坦诚。没有把真心奉献他人;不是友爱无存,而是我还不懂如何珍惜;不是我们之间没缘,只是彼此珍爱太少;友谊需要彼此珍爱。”“所谓名望,来自于实力。所谓实力,来自于内心的一种品质,不可模仿,更无可复制。它不是与生俱来,它只能在真真切切的命运沉浮中,感受人性的光辉而自发萌生。”陕西文友事在人为这些观点,也是我们码头太极队伍的真实写照。
客观而言,通过二年业余学太极气功,让我意识到拳学修炼,实为人生修养!比如:《王芗斋专集选》中提及,“以子女的行为、父母的心肠对人”,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做到意拳宗师王芗斋境界?由此可以推想,太极气功要想练到心安禅定,头直、目正、神荘、声静,离不开是恭、慎、意、切、和内在素养。一旦具备这些修养,或正在修炼这种修养,提升工作与生活能力,做一个对社会与国家有用的人也都不是问题。
最后,我真心感谢二年来,尤其现在教我太极气功,与我一起研究太极气功的老师们、拳友们,我会记住这段难忘的岁月!(文/张俊杰 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