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由于疫情影响,脱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但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5月25日经济参考报)
扶贫首重政府主导,要求不丢一户,不落一人。在部分深度贫困地区,通过********,群众脱贫效果显著,但同时,一些地方也存在扶贫空白和短板。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由于疫情影响,脱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但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有硬举措。助力消费扶贫、精准施策激发“造血”内生动力、多措并举拓展就业渠道等有针对性政策激发内生动力,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带来强有力保障。
扶贫工作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在,必须措施过硬,确保实效。要把扶贫理念贯穿扶贫工作方方面面,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指标说话、用案例说话,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长期以来,农民脱贫主要依托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扶持、就业、搬迁安置等开发式扶贫举措,现今到达决胜脱贫攻坚之时,传统开发式扶贫难以发挥作用,导致其贫困面貌难以改善。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助力消费扶贫、精准施策激发“造血”内生动力、多措并举。通过直播带货模式和金融方式以及赋岗、赋能、拓展就业渠道的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决胜。
一些地方存在扶贫空白和短板——攻坚力量和帮扶资金重点投向贫困村,对散居在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举措不多、力量不够。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的治贫方式,是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式的扶贫方式。也就是说,在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过去“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扶贫工作方式,必须切实改变和扭转。要实行统筹兼顾,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更重要的是,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深入,现在留下的都是“硬骨头”,就必须想方设法的激发内生动力,精准施策,通过直播带货助力扶贫消费,通过金融融资助力脱贫产业发展,通过赋能、赋岗拓展就业渠道,助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决胜脱贫攻坚。(文/史伟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七曲山风景区)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