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业也。”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讲述了他在陕西工作时老百姓提出的幸福愿望,那就是“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老百姓期盼的“金扁担”,指的是通过农业现代化,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模式,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让新时代的新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更加美好的生活。
优化农产品结构,首先要打好“金算盘”。近年来,我国农业出现了供给与需求严重错位的现象,国外的奶粉、大米、水果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而国内却出现了“奶农倒奶”等极端伤农情况,有些地方则是盲目“跟风”,导致农产品大幅降价,农民血本无归。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农产品供给端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精端产品不足。要改变失衡现状,首要是从产业布局上打好“金算盘”,做好科学和系统的农业发展规划,从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经营结构入手,要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市场缺、销路好、质量高的农产品生产,适度调减玉米等供过于求的农产品生产,更好引导农业生产、优化供给结构。
提高抗风险能力,重点在筑牢“金字塔”。农业生产周期长,受气候影响大,市场供求变化快,市场信息不及时、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农业市场信息和价格信号的滞后效应,古人祈求风调雨顺,看天吃饭,正是因为农业体系抗风险能力不足。必须建立具备风险识别、预警、抵御、转移以及补偿的“金字塔”式农业风险防范体系,提高农民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创新投资方式、建立预警系统,着力保护农产品价格、完善保险机制并分散巨灾风险,有效转嫁农业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少受灾农民的损失。
发展现代化农业,关键在练好“金刚钻”。我国农民由于受到各方面制约,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素质不高,农业技术效率低下。农业现代化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型农民,让农民都有“金刚钻”。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培训过程中开设的课程要结合当地农民的需要,注重实际操作性,同时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以达到课程的预期效果,促使农民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大力发展农村高等农业教育,鼓励并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到农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金算盘、金字塔和金刚钻是打开现代农业发展的“金钥匙”,是牵动现代大农业产业链的“牛鼻子”,只要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现代化农业的“金字招牌”,全国农民的“金扁担”就指日可待。(文/黄港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委组织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