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支撑,良好的乡风能够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乡村和谐发展。为有效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需从宣传教育、文化设施、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形成可持续的文明风尚。
深化宣传教育,培育文明新风尚。加强思想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家风家训”等主题宣讲。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载体,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树立文明观念。树立先进典型。定期评选“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模范人物。通过表彰大会、事迹展播等方式宣传榜样力量,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丰富文化活动,组织公益电影放映、传统节日庆典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低俗陋习。
完善文化设施,夯实文明阵地。整合资源,完善农家书屋、活动室、娱乐广场等设施,配备图书、体育器材等,满足村民学习、娱乐需求。打造特色文化空间,利用闲置房屋或公共场地,建设村史馆,展示本地历史、民俗和名人故事,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优化人居环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村道、广场增设文明标语、公益广告,倡导垃圾分类、绿色生活,营造整洁、文明的村容村貌。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文明成果。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红白事简办、禁赌禁毒、孝老爱亲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监督执行,减少铺张浪费和不良风气。推行积分制管理,设立“文明积分超市”,对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家风建设的家庭给予积分奖励,兑换生活用品,激发村民积极性。强化监督考核,组建乡风文明督导队,由村干部、老党员、乡贤等担任成员,定期巡查评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文明建设成效纳入村级考核,确保工作长效推进。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