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郭喜林 >

机遇不能消极等待

2023-10-06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郭喜林(河北)

把握机遇,就像在寻找一粒优良种子。有了期待的种子,心中的信仰和理想才能在脚下的土地上发芽生根和开花结果。

人们常说,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提供的。但是,有些人总是不明白其中的深刻哲理,总是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公,社会对自己不公,单位里的领导、同事和朋友对自己不公。在那些人眼里,谁都对不起他们。所以,只能永远在抱怨和发牢骚的过程中打发自己的时光。

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而且,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曾经在他的抒情散文《匆匆》中告诉我们:“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事实证明,时间是不等人的。要想做出一番令人敬佩的事业,那就必须惜时如金,并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无所不能的“全能冠军”。只有通过顽强拼搏,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应对激烈的人才市场挑战,才不会让自己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

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我们必须弄清楚究竟自己的弱点和短板在哪里,应当如何尽快堵住漏洞,补齐短板。只有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转型升级,自己才能胸有成竹地去竞争自己所想要得到的工作岗位。而且,更需要让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填补人生道路上从未有过的空缺。只有让我们成为人才市场上的佼佼者,我们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并为自己创造出人生出彩的创新发展空间。

机遇不是城市里公交车的临时停靠站点,让我们拥有乘上公交车去追赶我们所需要的诗和远方。正是由于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必须拥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心。只有用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去面对人生挑战,,才能让我们活出个人样来 。

如果一个人思想懒惰,行动更懒惰,那就只能用躺平式消极等待机遇。消极等待机遇,只能让自己失去更多公平竞争机遇,只能让自己长吁短叹,只能让自己失去自信而增加更多自卑心理。

人在旅途,只有不甘心失败,并努力争取得到改变现实的机遇,我们所学的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如果让知识躺在固执己见的思维方式中,那就无法让知识改变命运。机遇和顽强拼搏是辩证的统一,而绝不是截然对立的相互矛盾。

只有把机遇当成比金子还重要的优良种子,我们才能为得到各种机遇不惜一切代价顽强拼搏。改变自己人生结局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只有明白了这个哲理,我们才不会把所有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才会自觉纠正已经偏离正确轨道的人生航向,而不抱怨他人和社会。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方岩兄是最可爱的文友
  • 第一次戴眼镜照相及其他
  • 不会忘却的周士君
  • 感悟周德文教授的人情味
  • 不要让灵魂的伤口反复受伤
  • 植根于真诚沃土
  • 岁月和人生是一本书
  • 生命的真实在于平凡
  • 人生没有隐身的世外桃源
  • 人生没有来世
热门排行
  • 1在老家当农民锄地的往事
  • 2评论家郭喜林讲故事(15)
  • 3“狗比人值钱”的谬论,为啥会引发社会关注
  • 4河南生产自救和疫情防控同样重要
  • 5感悟母爱
  • 6打败自己的是自己
  • 7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必须加大问责力
  • 8必须打掉非法排污的权力保护伞
  • 9从江西地产富豪章新明被捅丧命说起
  • 10吉林高三学生含泪离校令人感慨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