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肖炎方 >

让他三尺又何妨?

2021-04-13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从前,有两个人在悬崖边上的独木桥中间相遇,一人背着柴火,一个人挑着担子。

背柴火的认为挑着担子应该退步,挑着担子的觉得背柴火的应该让路。于是,两人就在独木桥上耗着时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从早上耗到中午,从中午熬到晚上。

结果,两人都挺不住了,差点掉下悬崖。

每个人都想向前,没人想后退,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很多人认为后退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吃亏,所以总是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人生的“独木桥”。这个时候,考验着一个人的人品素质,反应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

大度的人懂得退让,小气的人斤斤计较,从而也有了不同的人生际遇!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原来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最后这里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让他三尺又何妨”?多么透彻的生活感悟和处世哲学!人生一世,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何苦纠结于土地、面子等物质和名利呢?让自己开心幸福,才是生命的真谛!

懂得退让的人,才不会让烦心事把自己困住,他们明白生活中难免会碰到摩擦和矛盾,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口舌之中,不如大度一点、退让一步,换得简单清净的日子。

因为与人为善、对人和气,就能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安心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懂得退让,是一种智慧,心胸宽广的人,在任何时代都受人敬重。

鲍叔牙因懂得退让,将自己的宰相之位让给更有才华的管仲,最终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走向盛世,鲍叔牙也被后人铭记;

蔺相如因懂得退让,无论廉颇怎样羞辱,他从未计较过,最终赵国强盛,他也被后世之人所尊敬;

韩信因懂得退让,他知道无需和流氓地痞争执,甘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退让,并不是损失你的尊严,反而显得大气;知道包容,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种好处,更加体现大度。

你敬别人一尺,别人敬你一丈。凡事懂得顾全大局,这样的人看起来懦弱、无能,实际上是有胸襟有气度,无论走到哪里都让人心生敬重。

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心有多宽,命就有多好。

退让不是认输,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包容越多,得到自然也越多。

所以,让我们学会退让,低调做人,就能进退自如,活得潇洒快乐。(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 吴展团) 

(责编:吴元峰)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扭转审美偏见 呵护半边天
  • 岑中老校友 历届精英会
  • 张湾拜亲抗战老兵成都交子合影
  • 苦读苦读 总差那一步
  • 从美国高朋 看难得糊涂可医世界  
  • 礼拜沙市“蛇入山”
  • “两子本领”须“三气”
  • 母亲教我辨雄雌
  • 回庙兴 回杨场 70年轮回
  • 山村民宿新出路
热门排行
  • 1人人相互尊老师是崇高新风尚(1)
  • 2可与人斗,不可与天斗(1)
  • 3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语病须改正
  • 4结伴出游须四有 一友难求
  • 5湖北荆州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涂圣权,促推荆
  • 6洪山嘴市场监管所开展医疗卫生机构计量专项
  • 7洪湖岸边叶道山 教书育人笔生辉
  • 8也谈近处,才是人生(2)
  • 9罗玉兰请吃小碗领时尚
  • 10诚心赔钱 可他怎么也不要(1)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huangchenhao@sccsbbs.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3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