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名人汇 >

欣赏刘作中黑亮的眸子

2022-11-19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多年前,一本新书,摆在我案头,托在我手上。整版漆黑的封面,顿时叫我心下一沉;一只深沉的眼睛在顶端居高临下地盯住我,抓住了我。

奇妙地疑视一眼后,眼下的——《教育沉思录》——赫然白出,庄重,肃穆,却也点破了黑暗。上横由“刘勇著”白色小字牵头,下底由“湖北辞书出版社”白色小字直立,像力鼎千钧的细腿小脚。半头红色的书脊,封底依然是整版的漆黑,中央一根蜡烛在静静地燃烧向上,像一根光柱,隐隐约约地红出烛下成堆的书稿……

翻看封底,才知“装帧设计:刘作忠”。看看目录,便觉心意绵绵。合上书,翻来覆去,抚弄再三,只觉美不胜收:黑底的崇高美,独眼的深邃美,烛光的张力美,图案的简洁美……

看到黑色,我便思不由已地想到当年的《黑洞》《黑道》《黑雾》《黑链》《黑血》《黑茧》《黑色金三角》等等几十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还有黑社会、黑色恐怖、“黑云压城城欲摧”等等。看到黑,提到黑,就使人想起夜,笼罩一切的夜,会有阴郁,甚至恐怖和罪恶……

红色象征热烈兴奋的情绪,粉色象征健康,黄色象征王权,蓝色象征和平宁静,绿色象征生机,白色象征纯洁,可古今中外的人们已广泛地根深蒂固地将“黑”象征罪恶,你看,高尔基的《海燕》中也“黑云越压越低……”

我亲爱的作忠小弟,你为何单选众人惊异恐惧的黑底呢?你是否记取了中国京剧脸谱中的“黑脸”象征憨直刚正?因为有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你是否寻着美学的足迹,找到了博克“自然界中伟大和崇高现象所引起的情绪是惊异”,“所有被视觉认为恐惧的东西都是崇高的”〔《西方名著提要·崇高与美》〕?黑色,给人的感情基调是悲的。可你知道亚里士多德曾深刻地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诗学·诗意》第19页〕,具有净化灵魂的教育意义……于是乎,黑色的封面铺在我们眼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对万事万物观照,对无穷美丑发现,近在咫尺之前,远在万里之外。我亲爱的作忠小弟,在漆漆沉沉的黑中,你为何只将一只慧眼独睁?哦,木匠师傅、瓦匠师傅们在打造家俱、建筑社会中,总是闭上另一只眼,才把那是非曲直看得真真切切、分分晓哓、明明白白,且入木三分,才好一语中的。这只眼用特写镜头凸出,并非水汪汪、水灵灵地秀色可餐,也不笑吟吟、笑眯眯地妩媚勾人,而是智慧的,深沉的,生着鱼尾纹的,饱经世故的。

从上眼皮的阴影,可见它高屋建瓴,俯瞰一切的姿态。黑亮的眸子显得成熟稳重,严肃甚至冷峻地洞察着我,逼视着我,警醒着我……面对这只深邃的眼,我能浮躁吗?能空乐吗?能虚无吗?——和你一道,我也沉思起来。

慧眼的周边全是黑,一望无际的黑……我颤抖了,我恐惧了,我萎缩了。我尊敬的作忠老弟,你为何这般小气?不漏下一缕光?一缕普照万国九州温暖千家万户驱散阴森森冷飕飕的光?你看莫伯桑还让“我”给了“叔叔”几个铜子,透出一点光明……

不不,冤枉你了,小瞧你了。——有!翻过来,封底就有!一支蜡烛红红地燃着,燃出一个椭圆的红球,燃出一个通红的熔炉,燃出一根通体彤红的擎天大柱。这光虽然微弱,却也平静,直立,亮着我眼,暖着我身,撑着我佝偻的脊梁。这光虽然微弱,却充实了沉思的底气,增添了沉思的勇气,冶炼了沉思的锐气,焕发出要理解和穿透黑夜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照耀着更多志同道合之士乐于在阴霾里沉思……

亲爱的作忠小弟,你不是画家,不是专业设计师,你只是作家,偶为朋友,帮朋友,就如此精妙;可见业余有时可以胜专业,创造有时只在灵光一闪之间。

夜深人静的时侯,对着那黑亮的眸子相视良久之后,借着微弱的烛光,我又翻开作者呕心沥血而撰的《教育沉思录》。

作者后来转给我一张纸条:中国作协会员、荆州市作协主席黄大荣留言:当今文学,不缺语言,唯缺思想,本文就颇有思想。

看看想想这10年,物质生活相当丰富以后,业余著作者不为赚钱,相互赠书就已成礼节习惯。朋友聚会,趁机提一摞新书去赠。在众目昭彰之下,当面签名,谦虚写下“请赐教”“xxx先生指正”“xx雅正”,已成仪式,已成最高礼遇。赠者、接受者,都自豪。

接受者除获得外,还有强烈的窥探欲,先读为快;还有普遍的阅读首选心理:亲朋、熟人、本土等,人们对熟知领域的探求,不亚于未知领域;人们对“妒嫉”对象范围,更有或更产生撩拨性,刺激性:这,我也知道啊?我也能写呀?我也许写得更好哩!

于是,整个饭局,说的、讲的、笑谈的、比方的,都是新书,相当于新书“首发式”“研讨会”了。于是,文化、文学、文艺创作,更加枝繁叶茂了,繁荣昌盛了,更加百花齐放了,千帆竟发了。(肖炎方)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鬼谷子“权”思想博大精深令人神往
  • 冰溪洋:门槛上的孝道传承
  • 人才工作要善于“就地取才”
  • 写给儿子三岁生日
  • 最是甜酒年味甜
  • 没有父母陪伴的春节
  • 新年献词:这一年,很平凡
  • 妈妈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 《人性》第47章(上)
  • 医院教授身价高
热门排行
  • 1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2让人放心,是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 3人生没有那么多“顺其自然”
  • 4湖北电影导演常凯把美丽留给人间
  • 5归零,是最好的心态
  • 6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个山峰很有名
  • 7相思托与轻薄雪,飞到伊人掌上无
  • 8四川遂宁防范“肺炎舆情”秩序井然
  • 9回乡下过年
  • 10“刘备招亲”世界顶级相亲地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