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名人汇 >

苗族背带,舅舅家的爱

2022-11-20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多少次睡在背篓里尿湿了妈妈的背,多少次爬出背篓来我光着脚丫走……”

曾经,宋祖英的一首《小背篓》红遍大江南北,这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唱出了湘西少数民族同胞的共同心声!

《小背篓》既朴实无华,又形象鲜明,既饱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特点,又充分展现出作曲家对旋律的独特理解。歌曲曲调清新、悦耳,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呈现出淡淡的乡情乡愁。

哼上几句,情不自禁地回忆起童年的清新和美好,激起对乡土、对母爱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使得过往的生活情景历历在目,念念不忘。

小背篓是湘西苗族孩童的“依靠”,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时代印记。

但是,同样作为大湘西的靖州,这里的苗族背婴儿却不用小背篓,而是一种手工艺品——背带!更为难得的是,这还是外婆家送给外孙的第一件礼物!

靖州的苗族是我国苗族五大支系中的一支,俗称“花苗”。顾名思义,这里的苗族文化花样繁多,内涵丰富。因人们身着刺绣的服饰,从头到脚花色多样,色彩斑斓,故得名——花苗。

和其它民族一样,花苗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倍受长辈的关注和关爱。

待姑娘出嫁怀孕后,外婆家就开始为小外孙精工细作准备背带和围衣等衣物了。

当外孙出生后,在热热闹闹办“三朝酒”的时候,背带便作为礼品送给外孙。

背带,背带,带来了生命,背负着希望!所以,这是外婆家必不可少的礼品,也是送给外孙最为珍贵的礼物。

苗族背带,满是外婆家的爱!但贴切来说,应该是舅舅家的呵护和期待!

今年正月,我的二娃出生了。老来得子,一家人非常高兴,整个家族以及所有亲朋好友都为之兴奋。

按乡下的习俗,这样的大喜事,一定会邀朋请友,风风光光“打三朝”。但我和爱人都是单位人,选择了低调,既没有办酒,也没有吱声,除了告诉最亲的至亲,许多亲戚朋友都不知道。

孩子的舅舅、舅妈甚至比我们还高兴,酒虽不办,礼却不能少。他们立即到寨上定制了一套“婴儿礼品”,当然背带是必备的。

在以前,苗族女人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嫁到夫家,都会而且也必须要做针线活,孩子和自己身上的服饰基本上是自己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不过,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外出找钱的人也增多了,因做针线活费时费力,于是很多人不再做这些了。

大嫂也进了城务工,别说针线活,连农活也丢了,自然没时间亲自为外甥制作背带。好在寨子里还有人做这活计,总算买到了必备的礼品。

收到了背带,我们天天用来背儿子,既方便,又安全,他总是在大人的背上安心的、美美的睡去。

可见,背带不仅是外婆给外孙的礼物,如果外婆不在了,舅妈也是必须要准备背带的,因此这是舅舅家的关爱!

那么,苗族背带究竟是一个什么稀奇珍贵的物品呢?代代相承至今,而且依然爱不释手!

具体来说,背带是背负婴儿所用的布兜,古称“襁褓”,指背负、系绑和包裹幼儿时所使用的布带、宽布和被子。

背带被喻为“背上的摇篮”,是世代相传的育婴工具,在我国西南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靖州花苗又称为“霞带”,意思是像彩霞一样漂亮的布带。

背带大都是当地妇女手工制作而成的精品,代表着本民族服饰艺术的最高水平,其艺术风格、花纹图案、工艺手段等,皆同当地妇女盛装一样精彩,故而根据背带的纹样和艺术特征基本可以判断其族属和流行地区。

苗族传统手工背带的制作非常复杂,从种棉、纺纱到织布、染整,再到刺绣拼接,完成一幅背带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一根小小的背带设计堪称一件传世的杰作,是简洁、实用和艺术美感的高度统一,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艺术价值,

反映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对美的追求,凝结了这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力量。

苗族妇女天生勤劳、能干,为了便于劳作和出行背婴儿,从而在实践中制出了背带。

她们背着孩子在田间地头劳作,赶着牲畜在丛林峻岭间穿梭,孩子就包在自己手工制作的绣花背带中,和着母亲的心跳,贴着母亲的温暖,渐渐地长大。

靖州苗族的背带通常是外婆留给妈妈,妈妈留给女儿,女儿再用这个背带背着自己的小孩,可谓“一班留下一班来”。

有些背带,背了几代人,有妈妈对孩子的祝福,也有妈妈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最深情、最细腻的诠释。

由于这种背带的刺绣精美绝伦,足以与艺术品媲美,有些精品还被人们争相购买变成了珍贵的收藏品。

实际上,背带属于众多苗锦中的一种。所谓苗锦,也就是用来制作苗族服饰的布料,这是苗族妇女利用当地所产的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而织,又称“织花”,即以编织形成的花纹织物。

靖州苗族服装的制作,主要包括纺织、刺绣、织锦、制作银饰、镶缀饰物等工艺。分素、彩两种,其纹样主要是几何图形中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色彩对比强烈,协调统一,尤其是花苗的织锦,是传统织锦中最精细的织锦技艺,织锦主要用作背带、腰带、裙带等。

刺绣图案源于生活,凭借妇女的观察与想象力,将自然景物抽象化,用简单线条勾勒出奔马、飞蝶、花朵等飞禽走兽和花草鱼虫,集含蓄、抽象、夸张于一体,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又因使用红、黄、蓝、绿、青、靛、紫等各种颜色丝线刺绣,古朴艳丽, 璀璨夺目,一幅绣品就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

所有这些,都是苗族人民崇拜的图腾,记录着苗族人民迁徙、生产和发展的历史。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靖州苗族背带,它由背蔸、绑带、风裙三部分组成。

背蔸宽约6—7寸,长1.2尺左右的整块由棉纱、丝线织成的织锦,四周以红、蓝色布条滚边,从背部至腚部蔸住婴儿。

当母亲背着婴儿时,背蔸上的图案最引人注目,它标志着舅家人的工艺水平。在编织背蔸织锦时,必须做工讲究,精益求精。

背蔸的四角,缀上由自织的深色棉布叠成数层做成的绑带,在背婴儿时,两上角的两根绑带搭过母亲两肩,与下角在婴儿胯下的两根背带在母亲胸前交叉打活结绑紧。

风裙与背蔸的上部连接,是一块夹层的深色棉布,供背上的婴儿睡觉时或风雨天气盖住头部。

整根背带上刺绣的花纹,既有表现天文地理、花草鱼虫的,也有表达多子多福寓意的,既有本民族的图腾造型,还有本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

捆上这种背带,不仅方便大人出行或劳作,更能使背上的婴儿有舒适感和安全感。

所以说,看似简简单单的一根苗族背带,实则融入了无限的爱意。这是智慧的结晶,更是情感的升华!(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吴展团)
 

(责编:刘涛)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鬼谷子“权”思想博大精深令人神往
  • 冰溪洋:门槛上的孝道传承
  • 人才工作要善于“就地取才”
  • 写给儿子三岁生日
  • 最是甜酒年味甜
  • 没有父母陪伴的春节
  • 新年献词:这一年,很平凡
  • 妈妈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 《人性》第47章(上)
  • 医院教授身价高
热门排行
  • 1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2让人放心,是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 3人生没有那么多“顺其自然”
  • 4湖北电影导演常凯把美丽留给人间
  • 5归零,是最好的心态
  • 6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个山峰很有名
  • 7相思托与轻薄雪,飞到伊人掌上无
  • 8四川遂宁防范“肺炎舆情”秩序井然
  • 9回乡下过年
  • 10“刘备招亲”世界顶级相亲地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