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名人汇 >

出世与入世

2023-06-01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作者:陈一源(中西文化研究独立学者 四川)

真是意想不到,在我住的酒店附近有一座小的佛教禅寺。这座寺庙虽小,但是我根据资料介绍,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

我是一个很喜欢研究寺庙的人,我慢慢进了这座小寺庙的山门,看见了很多菩萨,看到了很多金灿灿的佛像,让我想起了一些与佛教有关的人和事。

人生要过得快乐幸福,就要学习佛教的智慧。有佛教智慧的人和没有佛教智慧的人,他们处世对事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中国有一个叫朱光潜的美学家,他主张“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我认为他对佛学的智慧是很有见地的。

一般来说,许多人做事的目的性都很强。正因为我们做事的目的性强,痛苦就会越多。具有出世情怀的人他们都是“随缘”做事,“随缘”放下,随遇而安,不执著于一时一事。佛教的智慧告诉我们“执著是一种痛苦”。其实,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都有相似的地方。人生在世,确实需要我们处理好出世和入世的关系,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入世的现实生活中就有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需要我们去面对。一个人入世太深,就会陷入繁琐的生活之中,让人生变得痛苦而乏味。

出世的精神要求我们,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点,很多事也要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困扰自己的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不要过于执著某些事物,那样就会有烦恼与痛苦。

“烦恼即菩提”,只要我们掌握好出世与入世的分寸,生活就会少一些烦恼,甚至没有烦恼,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快乐起来,人生就会变得更精彩。

2023.05.26于宁波

陈一源,男,字泉灵,号乔仁,四川成都人,中西文化研究独立学者,社会活动家, 现任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现居住北京。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鬼谷子“权”思想博大精深令人神往
  • 冰溪洋:门槛上的孝道传承
  • 人才工作要善于“就地取才”
  • 写给儿子三岁生日
  • 最是甜酒年味甜
  • 没有父母陪伴的春节
  • 新年献词:这一年,很平凡
  • 妈妈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 《人性》第47章(上)
  • 医院教授身价高
热门排行
  • 1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2让人放心,是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 3人生没有那么多“顺其自然”
  • 4湖北电影导演常凯把美丽留给人间
  • 5归零,是最好的心态
  • 6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个山峰很有名
  • 7相思托与轻薄雪,飞到伊人掌上无
  • 8四川遂宁防范“肺炎舆情”秩序井然
  • 9回乡下过年
  • 10“刘备招亲”世界顶级相亲地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