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文学之树何以长青

2021-05-1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赵树理是一位始终“泡”在基层生活汁液里的作家。他抓住一切机会体验群众生活——乘火车坐硬座,住旅馆睡通铺,热炕头上拉家常,干活和老乡们一样内行。《李有才板话》就是赵树理在山西进行社会调研时采集到的素材。他敏锐捕捉到减租减息给农村地区带来的深刻变革,同时也不回避农民在迎接新社会、走向新生活过程中斗争的曲折复杂。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作家一直朝着“文艺的大众化”方向努力探索。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极大鼓舞了作家为人民大众创作的热情。实现文艺的大众化需要作家深入生活,了解人民熟悉人民,不仅要在生活、工作上和群众打成一片,而且要在思想感情上和群众打成一片。赵树理正是这样,他把创作诚心诚意当作革命工作,当作“解民忧、纾民困”的工作去做。所以《李有才板话》这部作品一问世,就成为抗日根据地宣传和推行土地政策的生动材料,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对敌斗争的有力武器。

在文学上,赵树理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语言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诙谐生动、清新刚健、泥土味浓、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细节描写逼真、表现形式活泼。每一篇作品、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都像刚刚从生活的池塘里捞出的鱼、采出的菱、掏出的藕一般,鲜嫩嫩、活溜溜的!识字的可以看得懂,不识字的也能听得懂,并且一看一听就入迷。赵树理的作品也成为“山药蛋派”文学的典范。

在《李有才板话》中,赵树理以喜剧化的人物形象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质,给读者以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吸引读者进入到那个时代的生活中。李有才爱讲笑话,会编“圪溜嘴”(快板),生活虽清苦,但“有才好像一炉火”,团结贫苦的农民,他的破窑洞也成为大家聚在一起、充满欢乐的地方。同时李有才有着冷静的头脑,对农村现实了解得很清楚,有斗争意识。“快板”是小说故事演绎和情节推进的重要载体,更是李有才团结群众打击地主的武器,他们一次次地同地主进行“智斗”,并取得胜利。有说有唱、夹叙夹议、生动活泼的快板诗,同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形象相互辉映。这些农民除了具有敦厚、善良的美好品质,还敢于与剥削人民的地主作斗争,不向恶势力低头。他们展现出来的新的精神面貌,也成为时代风貌的生动写照。

不仅是《李有才板话》,包括《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在内的一系列创作,赵树理都始终追求“老百姓喜欢看、现实中起作用”的目标。对赵树理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情结,因为在他的心中劳苦大众、普通百姓是最重要的。

当长篇小说《三里湾》行将完稿之际,赵树理婉言谢绝了好几家大出版社,把稿子送到一家规模较小的通俗文艺出版社。为什么不选名气大、稿酬高的出版社呢?赵树理说:“我不管这些,我只知道这个小出版社是专门面向广大群众的。至于稿酬高低,那更无所谓,我倒是希望给我的稿酬再低一些。因为稿酬低了,书的成本就低了,定价也就相应的便宜了,这样一来,不就减轻了群众购书的经济负担么!”

这就是赵树理。他在文学与大众之间搭起了连心桥。评价一个作家的价值离不开一把尺子,那就是人民。只有和人民在一起,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文学之树才能长青。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重读赵树理的启示与意义。期待反映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为后人留下新时代的经典。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重庆文旅,再获殊荣!
  • 中娱协与横店影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沉
  • 以新媒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启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
  • “冬日暖阳 津味绵长”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 安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6212亿元 文旅消费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