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中国旅游日:乡村旅游,重在四种体验

2021-05-20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在第11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我们来谈一谈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的重要业态,在乡村产业振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事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目前,乡村旅游总人数、总收入、从业人员数量均已得到恢复。可以预计,更加强劲的增长必将来临。

乡村旅游必须做好“进”和“出”这两个字的文章。“进”,当然就是把人、钱和热情吸引进来;“出”,就是把产品、服务和口碑带出去。一“进”一“出”若做好了,必然“活水自来”!那么,如何才能做好 “进”“出”二字的文章呢?答案是:重在体验!

乡村旅游吸引人的,当然是自然生态、山水田林湖草沙等自然景观,以及民居建筑、农业景观、特色美食、乡土人文等城市里所不具备的独特元素。到乡村旅游的人,就是渴求享受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和融入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感,是来追求承接地气、净化内心、升华灵魂等独特体验的。所以,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和灵魂在于体验。

体验自然生态是根本。通过自然生态体验生态文明。乡村最大的吸引力来自原生态自然美。“谁生态,谁生存”这一被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新观念催生的法则,同样适用于乡村旅游。生态是出发点,是过程,是结果。谁能遵循生态原理,采用生态方法,实践生态过程,保护生态环境,做成生态旅游,构建生态产业,融入生态社会,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但能生存下来,而且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乡村的生态环境,其实质正是山水田林湖草沙生态共同体的良性循环与良好呈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共生,远离喧嚣的宁静环境,能使人内心清净、心态平和,产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随遇而安,有利于人们进行内心修炼与灵魂升华,可以帮助人们形成和校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人生观。

体验农耕文明有乐趣。通过农业生产体验农耕文明。传统的以及现代的农业生产过程,能对生长于城市和异乡的各年龄段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若能针对游客的兴趣和猎奇心理把农事生产、农(机)具使用、丰收采摘等设计成兼具趣味性、体验性、适应性、安全性的体验项目,将极大地丰富、充实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容。体验项目包括作物种类辨识、播种插秧、施肥灌溉、病虫防治、畜禽饲喂、动物亲近、水产养殖、鱼虾捕捞、药材栽培,野外采挖等,这都是极具吸引力和参与性的项目。

体验农家味道得享受。通过农家味道体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饮食文化。每个地方基本都有其独特的乡村饮食文化。人们对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当地传统美食的享受,对城市里难以获得的原产地新鲜、安全、地道的生态食材的钟情,对亲眼所见、亲自品味甚至亲手制作的土特产品的热爱,足以让游客流连忘返。而一旦获得了游客的好口碑,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体验乡村习俗造亮点。通过乡村习俗体验乡土文化。农牧民的生活习俗,包括家庭氛围、邻里关系、饮食起居、劳作习惯、消遣娱乐等,对城里人都具有相当的“神秘感”。尤其城市中的家长,很希望让从小养尊处优的孩子,到乡下农牧民家中去体验他们那种朴素简单而又健康有益的生活。乡村的 “一年三节”、婚生嫁娶等节庆习俗,乡风乡纪、村规民约、家风家教、耕读意境等风土民情,以及自然康养和大地创意等体验,也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如果村庄能打造出自己的乡土文化IP,或发掘非遗项目和原生态表演艺术形式,则更有可能启示游客体验乡愁滋味。

怎样才能让游客获得预期的体验?须做到生态村落-特色产业-乡村环境-乡土人文“四位一体”,保持本色、加强培训、强化运营,强调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差异化。

要创新乡村绿色发展模式。以生态村落建设、古旧建筑保护、绿色低碳环保为整体基础,以高效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康养、民俗文化体验、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支撑,以地方乡风民俗、宗族节庆礼仪、原创乡土艺术为人文特色,以和谐美丽富裕、健康幸福自信、乡村全面振兴为最终目的,建设生态村落,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须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舞台化、戏剧化、节目化表演为主要形式,繁荣乡村文化。以外带式产品、融入式服务、互动式体验为经营手段,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同时对原住村民、外来居客、观光游人开展低碳环保教育与培训,增强绿色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充分展现自信、自尊和幸福感。

总之,唯有突出乡村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生态环境,强调天然、地道闲情和野趣,方可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重庆文旅,再获殊荣!
  • 中娱协与横店影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沉
  • 以新媒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启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
  • “冬日暖阳 津味绵长”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 安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6212亿元 文旅消费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