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文艺创作必须破除“唯流量论”(文化只眼)

2021-09-1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和抵制“唯流量论”、泛娱乐化、高价片酬,对于“流量至上”现象坚决说“不”,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充盈文艺创作、视听空间,才能正本清源,净化行业生态。

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明星的生成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明星效应也会对作品的社会传播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以牺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就是舍本逐末了。一段时间以来,业界有时对流量明星存在着过度依赖与过度追捧,体现为影视剧集为其量身定制、综艺晚会为其打造秀场、网络平台为其热搜霸榜,滋生出“作品服务于个人”的错误倾向。如果任由这种“要阵容不要内容,要颜值不要价值,要热度不要深度”的倾向泛滥,将导致创作背弃文化艺术逻辑和规律,脱离正确轨道。

事实上,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是吸纳明星、炒作明星,而是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制造明星。以电视剧为例,《闯关东》《士兵突击》《潜伏》等“现象级”作品的诞生,让其中一些演员的知名度随之提升,证明了演员“出圈”靠的是用心、用情、用功的创作态度和不断磨练以至娴熟的高超演技。一旦那些“台词对口型,拍戏靠替身”的流量明星充斥作品,必然拉低作品品质,也损毁演员声誉。

因此,以流量明星为中心的作品生产机制必须被整治。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的产物,如果“流量至上”的价值观横行,影视剧集生产就容易演变为彻底的市场投机行为。一味追求通过明星展示、粉丝聚集等方式获得流量和收益,仅仅满足感官刺激而忽视观众真正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心态进行创作生产,只会助长粗制滥造、畸形审美之风,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逻辑必然会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

透过“流量明星”现象,我们更加认识到强化年轻演员艺德修养的重要性。德艺双馨是我国文艺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富连成素有“京剧第一科班”之称,其内部相传的训词中讲道:“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即在年轻。”无论多大的明星,其职业归属都是演员,新人辈出的演艺行业尤其需要年轻演员严于律己。所谓“台上演戏,台下做人”,文艺作品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营养与思想启迪的,演员的名气越大责任也越大,光环越多磨练也越多。作为演员,只有自觉按照示范者和引领者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以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口碑提升演艺事业上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生态,是一项需要多方达成合作治理共识的系统性工程,“人”的问题尤其重要,“人”的问题解决了,就会一通百通。无德不足以立身,更遑论立业,“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注定只能是妄想和徒劳。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文艺工作者沉潜创作心态,破除“唯流量论”,怀揣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不懈追求,在成就自身职业理想的同时,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单位:闫伟,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朱斌,山西师范大学)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工作单位:新乡市新运公司办公室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重庆文旅,再获殊荣!
  • 中娱协与横店影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沉
  • 以新媒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启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
  • “冬日暖阳 津味绵长”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 安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6212亿元 文旅消费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