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这十四条胡同 把院子和故事连成了串(3)

2021-09-12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随后,高申指着斜对面的一面影壁告诉大家,那是清代八旗值年旗衙门所在地,“这个清水八字影壁是值年旗衙门留下来的最重要物件。”他接着解释,清朝有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在旗的一共是24个部分,当时雍正皇帝决定设置一个机构统一管理24个旗的旗务工作。起初由 24个旗的都统每月轮值,每月划拨26两文银,哪个旗的都统当管理者,那笔钱就在谁手里。“但时间一长出了问题,统领拿着钱不干事,人浮于事,效率拖拉,最后改为值年的方式,每年皇帝派24旗中信得过的都统去管理所有旗务。这个值年旗衙门一直存在到清朝灭亡。”

出了雨儿胡同的牌楼,一面波光粼粼的小桥流水颇为吸睛,这就是“东不压桥”,不少人面露疑惑,这奇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高申告诉大家:“‘东不压桥’的意思是原有的桥在皇城拆除时‘被解放’了,桥不被皇城压着了。”有意思的是,西侧对应的桥并不叫西不压桥,而是叫西压桥,那又是为什么?“因为那个桥正好在北海北门城墙的位置,那部分城墙还在,所以就叫西压桥。”他还记得老北京人有句顺口溜叫 “东北粮桥,西北粮桥,东不压桥西压桥”,其中,东北粮桥便是东不压桥,而西北粮桥则是西压桥。

值得注意的是,1940年日伪时期的北京城,曾经在东不压桥胡同发生过一起刺杀日本军官事件,震动京城。当时有两个日本军官从日本驻华北的驻屯军司令部(段祺瑞执政府)出来一路往西,刚走过宽街再往前(西)的位置就遇刺了,他们是被某个尾随而来的骑车青年射伤的。其中一名军官当场被击毙,另一人受重伤。受伤日军官临死前说他最后听到有人喊“老麻”。老麻是谁,日本人一头雾水,伪政府的人也全都犯懵,怎么抓这个老麻?荒唐的是,日伪军下令在北京城里抓20~30岁左右的麻子。于是,凡脸上带麻点的人,出门都要手持良民证和麻子证,才能被放行。

实际上当时射杀日本军官的是国民党特工麻景贤,人称老麻。当年这件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后来很多关于南锣的趣闻轶事都记载过这件事。

向东走便到了帽儿胡同,一处挂着“旧宅园”的小院掩映在树荫下,房檐透出岁月的斑驳。高申告诉大家,这里就是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而婉容既不是蒙古人,也不是满洲人,她是达斡尔族人,她的父亲荣源并不是特别显赫的官员,但还是有一定的财资。婉容从出生到八岁都生活在这里,从小受到中西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婉容八岁随父亲迁居到天津后,那是她从小向往的生活,吃洋餐,住洋房,使用各种洋物件,所以她在天津如鱼得水。高申认为,溥仪有很多西式生活习惯,都是受婉容的影响。由此推知,喜欢新鲜事物的溥仪,在结婚的最初几年与婉容的关系应该很和睦。

再向前高申站定指着21号院说:“这里就是梓潼文昌庙所在地,建造于明成化十三年,跟两个人有关系,分别是嘉庆皇帝和大书法家刘墉。”嘉庆皇帝在位时发生过两件特别闹心的事:白莲教起义和天理教的林文清起义。“邪教”遍布京城内外,为了以正教替代邪教,嘉庆帝下令重修文昌庙,并亲自撰写碑文,让刘墉题写。

举目四望,院落里四下正在进行改造,拆了一半的山墙立在断瓦之间,令人恍惚的同时,也能看出庙的规模不算太小,而“刘墉碑”被木板包围,保护在其中。透过木板缝隙,能看到石碑完整,刘墉的字迹清晰。

令人意外的是,不远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宅院,竟然是“北洋三杰”之一冯国璋的故居。高深介绍说:“冯国璋打过不少硬仗,而且曾经代理过北洋军阀时期的总统,这个宅子也曾经是民国时代的总统府。”

继续前行,路侧出现一座大宅院,高申介绍,这是文煜故居,称为“可园”。文煜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高官,当过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职位品级都非常高,他所居住的帽儿胡同这片区域也是南锣的重要区域。可园最为称道的是,中间位置的花园有一片水池,北京城这么多的非皇家园林中拥有水池的,只有棍贝子府花园、恭王府花园等极少数的几个。可园能有一个水池,很难得。

自南向北,复又走到南锣鼓巷主街,各种时尚小店令人眼花缭乱。高申指着把角一个大杂院直言,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第一颗猿人头盖骨的裴文中教授就住在这里,“据说是小外孙女陪着他住这儿,因为房子太小,只得又找了一个像废弃的卫生间的地方,澡盆上边搭块木板,让孙女住。”

裴文中1929年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待到半个多世纪以后,已经进入人生暮年的他,对于丢失的头盖骨下落问题依然念念不忘。

高申说:“裴文中之前,此地曾是洪承畴的府邸。洪府的范围可是极大的。”

向东拐进黑芝麻胡同后,一个小院门在光影映照下显得特别可爱,高申笑言:“别看它是黑芝麻胡同小学的一部分,曾经有一个非常牛的人住在这里,这个人就是启功先生。”他补充说,启功先生的祖上是爱新觉罗·弘历的弟弟弘昼,弘昼非常有个性,生前就给自己开追悼会,大办丧事,洞见世间人对自己的态度。弘昼是乾隆皇帝唯一一个活得时间比较长的弟弟,因此他这一支的后代也不算少。

作为弘昼后裔之一的启功先生于青少年时代从其居住的河北易县回到北京,那个时候他的家境已然败落,高申感叹:“这个小院是启功先生20年代前后到1957年一直居住的小院,可以说他没有享受到作为皇室后裔的什么好处。可贵的是,他在贫寒中努力,最终成一代大家,被人们尊重、喜爱的正是他的能力和才情。”

再向前走,便是“茅盾故居”。高申告诉大家,1974年~1981年,晚年的茅盾先生在此处生活,彼时他已辞去文化部部长职务,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两套院子的前面是茅盾先生的书房和会客室,后面三间北房是起居室。茅盾先生搬进这里时,他的夫人已经去世,夫人的骨灰盒就放在起居室里,一直陪伴着他,直到他1981年去世。他在这里完成了回忆录,这里也保留了一些他的手稿和生活物品。”

菊儿胡同的风貌,让大家眼前一亮。高申直言,八九十年代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吴良镛先生主持,对菊儿胡同进行了改造工程,这个工程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这些漂亮的房子具有标志性的吴良镛风格,南方的建筑风格,如福州的三坊七巷、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等都融入菊儿胡同的改造之中,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别致的胡同建筑。”

菊儿胡同两侧的3、5、7号院,是晚清著名政治人物荣禄的故居。站在故居外围,高申特别指出:“菊儿胡同的相当部分房子都跟荣禄有关。荣禄的房子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己住的宅院,另一部分是花园。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60年代中期,阿富汗大使馆就在荣禄的部分故居中。现在虽然内部有所变化,但房子的基本风貌被保留了下来,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小洋楼。”

紧邻的寿比胡同,狭长窄小,高申告诉大家,寿比胡同的曾用名是“臭皮胡同”,其东段当年叫肃宁伯胡同。肃宁伯胡同曾经住过的牛人是肃宁伯魏良卿,魏良卿鲜有人知,但魏良卿的本家叔叔乃是大名鼎鼎的魏忠贤。早年在家务农、并没有什么本事的魏良卿被那些巴结魏忠贤的人冒功请封,接连晋爵,数年之内由一个乡下后生成了肃宁伯,随后居然升到宁国公、太师。可很快,明思宗朱由检继位,着手惩治阉宦,逮捕魏忠贤,魏良卿也被治罪。从肃宁伯到获罪处斩不足一年,堪称奇事。如今肃宁伯府邸已然变成大杂院,原建筑已无存。

活动结束后,回味此行寻觅到的南锣往事,大家不禁感慨,历史长河中,能够经得起时光淘洗的事件才最值得品味。

文并摄/本报记者 李喆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重庆文旅,再获殊荣!
  • 中娱协与横店影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沉
  • 以新媒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启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
  • “冬日暖阳 津味绵长”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 安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6212亿元 文旅消费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