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2021-09-14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价值根基,而文化自信是以对文化的理性反思为前提的,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自觉的深刻认识,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宣言。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强化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发挥更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经济等硬实力推动,也离不开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只有同时兼顾硬实力与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才能强大。因此,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首先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另一方面,文化不仅能以产业的形式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而且能以价值形态的形式筑牢理想信念、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最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文化强国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内含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并呈现为一种强大的软实力向外释放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良好形象。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先决条件。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备条件,也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国运兴旺的显著标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在这种伟大民族精神的感召下,无数中华儿女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捍卫民族尊严和人民利益顽强拼搏、英勇奋斗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先要建立起对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高度自信,这事关中华民族的国运兴衰。

坚定文化自信,才能确保文化安全。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自信的主体。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延续体。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祖先所创造的文化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一个国家的人民,如果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自卑甚至自弃,势必会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安全造成严重破坏,最终导致人民离心、民族浩劫、国家动荡。

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持民族精神独立性。一个民族的性格,往往由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所塑造。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大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反抗内外敌人,成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如今迈向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文化经过洗礼再度走向繁荣,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得到了重新确立。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对于本国文化的自信程度。伴随着进入新时代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显著升级,中国文化发展必然进入一个高峰期,建设文化强国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优越的条件构成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心基础。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主体作为、资源配套、制度规范等协同推进的过程。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心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特别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优越的制度,有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资源,有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条件构成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构成了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支撑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厚重底气。

聪明勤劳的文化主体汇聚了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硬本领。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对五千多年来中国大地上孕育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对党和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过程中孕育出来的革命文化的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先进文化的自信。今天,勤劳聪明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必将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宏伟清晰的规划形成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科学办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成文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立足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新发展阶段的精彩故事,凝聚和弘扬伟大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华文化必将在世界文明星空中大放异彩。

(作者:冯颜利,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重庆文旅,再获殊荣!
  • 中娱协与横店影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沉
  • 以新媒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启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
  • “冬日暖阳 津味绵长”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 安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6212亿元 文旅消费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