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平顶山2月8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2月7日上午,记者走进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探寻这座小城如何以县域旅游书写大市场传奇,如何让“流量”变成“留量”,迈向长红之路。
打造地方特色IP 讲好“小城故事”
在县域旅游发展进程中,讲好“小城故事”并构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IP意义非凡。郏县,这座坐落在中原腹地的小城,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秀美的自然景观,成功塑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其中,“三苏园”作为郏县的文化瑰宝,因纪念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坛巨匠的陵墓而闻名遐迩,吸引无数游客前来瞻仰。
在打造地方特色IP方面,郏县注重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以“三苏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和以郏县美食为特色的旅游套餐,这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进一步提升了郏县的旅游吸引力。
让“流量”变“留量” 提升旅游体验
县域旅游的崛起,不仅依赖于地方特色IP的打造,更在于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为此,郏县在提升旅游体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春节期间,郏县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文旅活动,诚挚邀请各地游客回“郏”过年,共迎新春佳节。据郏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同志仝军教介绍,2月12日(正月十五)当天,国家级非遗项目“郏县大铜器舞”等民俗表演将精彩纷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多举措推动县域旅游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郏县县域交通、住宿条件显著改善,中高端酒店进军下沉市场,民宿逐步提升住宿体验,县域承载力和旅游水平明显提升。
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游览环境。郏县民宿产业蓬勃发展,从传统民居到现代设计,各种风格的住宿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交通方面,郏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游客能够轻松抵达。此外,郏县不断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状况,增加公交线路,扩大公共交通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住宿品质的提升和旅游人才的培养,也使郏县的旅游接待能力显著增强。春节期间,郏县加强对民宿和酒店的管理与监督,提高服务标准,开展服务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郏县旅游产业的繁荣,为郏县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2025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1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8亿元。郏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杨洪峰表示:“下一步,郏县将持续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服务,致力于打造更高质量、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让郏县‘小城游’持续火爆,成为县域旅游崛起的新典范。”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