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层减负”成为了热门话题,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响应,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措施。然而,在基层干部的实际感受中,减负似乎并未完全落到实处,有时甚至给人一种“口号响亮,行动迟缓”的印象。基层减负,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需要以实际行动来见证真效。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他们承担着落实政策、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多重职责,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因此,为基层干部减负,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更好地履行职责,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基层减负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仍然存在,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不断被下放到基层,使得基层干部的负担不减反增。
要让基层减负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从源头上抓起,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彻底整治。要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考核,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同时,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避免将不属于基层的职责转嫁给基层。对于新增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和资源条件,确保基层能够承担得起、完成得好。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和支持。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基层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要关注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基层减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各级政府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减负承诺,让基层干部真正感受到减负带来的实惠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基层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杨学慧)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