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 笔者与周德文先生进行了长时间通话,就本次疫情的若干现象交换了各自的看法,一致认为:“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作为文化人,有一点应该可以做到: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掣肘而不能说真话,那起码可以选择缄默不语,不说假话。因为作为一名文人,所言所行都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所以,说话做事都要有“芒刺在背”、“神明在顶”之感,对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要“三思而行”,宁遭今人责骂,不为后人耻笑。这一点不仅对文化人,对每一个人来说,应该都不难!正如易中天先生说的那样:“不能说真话的时候,可以沉默,但不能说假话”。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了一则关于唐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老先生晚年“修稿”的轶事:
欧阳修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世时已经是著作等身,声名显赫,被时人誉为“大文豪”。到了晚年。欧阳修又花了许多时间把自己一生所写的文章重新进行修改。夫人见状心生怜惜,劝他说,你何必这样辛苦呢?难道还怕先生来骂你吗?欧阳修笑着回答:“不是怕先生发火,而是怕后代人讥笑”。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
看吧,“不让后代人讥笑”,这就是古往今来良知文人的超凡境界!
四、关于真才实学。
因为疫情的关系,这一点要多说几句。
古代圣人有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次疫情中,折射出现行体制下干部人事任用制度的一些弊端,验证了先贤古圣的先见之明。
纵观本次疫情前后,为数不少素质低下、缺乏真才实学、能力与职位不相匹配的干部占据了其力所不及的岗位,成为了本次疫情的无形“推手”。对于这一点,周德文先生尤为痛心疾首。撰写了多多篇文章直斥这种“庸官懒政”、“昏官误国”现象。
——比如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党政一把手,病魔压城之时还沉湎于团拜贺岁歌舞升平!活灵活现地演绎了现代版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作者:杨建新(天霖) 小说作家,影视编剧,国学文化爱好者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