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三大攻坚战的达标之年。由此,稳增长成为2020年的政策主轴。为了实现GDP相对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明年的经济增速至少还要保持在6%左右。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8年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19年是“关键之年”,2020年是“收官之年”,意味着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于非典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国通过经济暂时停滞的方式度过了最艰难的两个月。从整体来看,就宏观而言,需求和生产骤降,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显的冲击,短期内会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春节期间,仅电影、餐饮、旅游这些行业的损失就损失过万亿元,疫情对经济影响将接踵而来,中国经济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大于非典。首先,目前与2003年的经济形势大不一样,2003年“非典”时期,疫情过后经济很快反弹,主要因为当时经济刚刚走出通缩,处于上升通道,外部环境也比现在要好。而新型肺炎疫情冲击正好发生在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点: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期,外部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2019年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从一季度的6.4%回落到四季度的6.0%,2019年债券违约数量与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很多企业在困境中苦苦支撑。
其次,与2003年相比,当前第三产业消费占比更高。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53.9%,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的经济贡献率分别为57.8%,其中消费的贡献率高于2003年22.4个百分点。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这也是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可能大于“非典”的主要原因之一。春节期间,仅电影、餐饮、旅游这些行业的损失就损失过万亿元,而这场疫情中,受伤最大的中小企业,大多是从事人员密集型、服务型的行业,不少都处在生死边缘,疫情让他们雪上加霜。
新型肺炎疫情冲击正好发生在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点: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期,外部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2019年中国GDP增速明显下滑,从一季度的6.4%回落到四季度的6.0%,2019年债券违约数量与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很多企业在困境中支撑只剩下最后一口气。而这场疫情中,受伤最大的中小企业,大多是从事人员密集型、服务型的行业,不少都处在生死边缘,疫情让他们雪上加霜。一份对中小企业的调研报告显示,85%的企业账上资金余额最多只能维持3个月。34%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3%的企业只能维持2个月,超过6个月的仅占9.96%。
2、中国经济短期受到重创
第一、工业数据。今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萎缩1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萎缩38.3%。北京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萎缩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萎缩50.7%,统统超出全国的平均水平。上海1-2月的工业总产值数据,同比萎缩20.3%。广东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萎缩23.2%,江苏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萎缩17.1%,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萎缩18.5%,均大幅超出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二、投资数据。全国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萎缩24.5%。北京同期的数据是萎缩19.9%;上海萎缩7.2%;广东萎缩21.4%;江苏萎缩29.4%;浙江萎缩14.4%。江苏的萎缩幅度显著超出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能是江苏更依赖外商投资,而外商资金在新冠病情之下,一定是优先选择回归其本土的。
(作者:周德文 系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国科智库中国经济30人、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中和正道集团主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