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德文 潘建根(一心)
7月19日晚间,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意见围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三十一条意见。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作了最新判断。
一方面分析了当前的困难挑战,另一方面强调“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三十一条到中央政治局会议,民营企业的春天真正来临了!
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人类社会一直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试图达到两个目标的最优平衡,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各个国家受到发展理念、制度和利益集团等因素的制约,在追求共同富裕进程中难以平衡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中国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一条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坚定遵循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模式,逐步形成了一种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内资、外资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成分是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过去40多年中,民营经济和企业为中国经济成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总体富裕程度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一大功臣。
让民营企业的春天真正到来,重点在于地方政府如何把中央的精神具体落实到位,真正破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树立发展信心
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信心和预期问题,一段时间曾引起社会上较多关注。这个问题确实对下一步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要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有信心。如果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信心,就应该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信心,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也有信心。
发展民营经济要靠政策,更要靠法治。民营企业所要求的其实并不是额外的优惠、特殊的照顾,更不是“吃偏饭”,而是平等发展的条件、公平竞争的环境。政策支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因短期政策变化而变化的稳定的法治环境。所以,稳定民营企业的预期最重要的有两条:平等发展公平竞争;长期稳定的法治环境。
二、打造营商环境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只有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企业家才能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
消除行政审批暗箱操作生存的“土壤”,依法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
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氛围,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和市场环境。
三、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
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民间投资是激发经济活力动力的重要力量源泉,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各地支持民间投资的举措中,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隐性障碍是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同时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不仅降低了民间投资门槛,调动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四、建立新型政商关系
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既防止亲而不清,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又防止清而不亲,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拒商远商,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将政府的行政之手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出来,不要过多干涉企业经营,要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权,缩减繁琐的行政流程,由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监管,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打通官商正常交往的途径。通过多种途径,使正当的官商交往步入正常轨道,既让官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所需,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又能避免企业只有依靠官员来满足自我发展之需。
当前,我们还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外需减弱、内需不足;周期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这也正如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表述的:“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形势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恢复经济的困难和复杂性。
从下阶段情况看,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也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
从三十一条到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释放了党和政府真正把民营企业当做自家人的强烈信号。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加上外部环境复杂和国内需求不足,不少民营企业面临较大困难,在此背景下中央出手正逢其时,能够真正帮助民营企业在方向上解惑、发展上解忧、环境上解压。
当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民营企业合法资产保护写入宪法,让有恒产者有恒心,民营企业的春天就真正来临了!
作者:周德文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中国民营经济40年)、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西湖书院董事长、创始会长!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