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黄晨灏文集 >

外国人可以不吃猪肉 中国人呢?

2011-04-1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作者:张田勘

央视在《每周质量报告》中曝光河南部分养猪户添加违禁药瘦肉精后,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其中之一是,德国国家反兴奋剂机构要求,球员们在到中国和墨西哥比赛时,尽量避免食用猪肉,以避免检测出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否则,会被视为服用兴奋剂,球员们必须为自己负责。

其实,在德国国家反兴奋剂机构提醒本国球员不要食用中国的猪肉之前,中国国内的一些运动员也早就不吃猪肉了,比如刘翔和张琳,原因也是担心无意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当然,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是无法不吃猪肉的。

能吃上猪肉,一度是中国人富裕的标志。据中国肉类协会的统计,2006年中国猪肉总产量达到5197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1%。2006年中国人均猪肉占有量达到39.6公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猪肉在中国肉类生产结构中占62%~65%,城镇居民家庭购买猪肉占肉类总购买量的60%。

为何中国人对猪肉情有独钟呢?美国人安德森于2003年出版的一本名为《中国食物》的书中,给出了部分答案。作者认为,猪对食物的要求极低。作为一种杂食动物,猪几乎什么都吃,不会和人争夺食物。同时,它的生长周期短,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为人类提供最多的可食用物。就同样分量的饲料而言,猪所增加的重量是那些反刍动物的两倍左右。

当然,中国人吃猪肉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从动物性食物摄取人类必需的营养。因为猪肉中的蛋白质、脂肪、钙、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喜闻”是因为猪肉中的多种氨基酸,一些元素和化合物,在烹调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反应,出现挥发性气体,产生刺激人食欲的香味。“乐见”是因为人体必需从猪肉和其他肉类中摄取一些营养物质。例如,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22大类,但是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的,需要从猪肉和其他肉类食物中获取。

然而,当瘦肉精以及猪肉养殖中的许多成分,如激素、安眠药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时,吃猪肉就成为中国人一种非常纠结的选择。吃猪肉会担心被猪肉中的瘦肉精和其他药物伤害,不吃猪肉又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性,这真是让中国人无所适从。

其实,中国的“毒猪肉”与欧美的“疯牛肉”都是现代工业化养殖的恶果,也是人们伦理底线失守和人欲横流的后果,当然也是管理和法治不严的结局。“疯牛病”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欧美的许多饲养者把牛的皮毛和骨头粉碎了之后,用这种肉骨粉当饲料,因为这样可以促进牛的生长,提高出肉和出奶率,而且减少饲料成本。同样,在中国添加瘦肉精、催眠药、生长激素等,也是为了让猪快速生长和卖相好,从而使生产和经营者获得更大的利益。

与提高瘦肉率相比,中国人从猪肉中获得健康营养和味美的快感是第一利益。外国人不吃猪肉,但吃牛肉,所以要杜绝喂牛肉骨粉;中国人离了猪肉不行,就必须彻底禁止瘦肉精之类害人害己的添加剂和促生长剂,否则就要让中国人不吃或少吃猪肉。盘算一下,哪一样更合算?

(责编:sccsbbs)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第14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3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2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1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0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9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六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五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钱塘汐(337)
  • 钱塘汐(335)
热门排行
  • 1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四川
  • 2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中国(宋
  • 3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回答黄晨灏
  • 4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鄂云龙回答:黄晨灏
  • 5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于立新回答:黄晨
  • 6黄晨灏:从“抵制日货”出发兼谈南海所属问
  • 7梅州市法制局局长胡振兰回答黄晨灏
  • 8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
  • 9捍卫尊严 从自我做起
  • 10纪宝成:我不认为中国青年学生创造力比别人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