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V黄晨灏 中国行#刚看到,人民日报评《延禧攻略》:“‘爽点’发挥至极的胜利”文章,深有感触。作者韩思琪的 “真正能打动人心并留下来的,还是那些书写情义千秋与家国天下、让人物展现理想弧光的作品。”观点,正是中国历代文人、宫廷御用文人们追求的目标:青史留名!进入成语,形成典故!
然而,这是几千年来从事中国文化和国家管理课题研究的人,无法达到的终极目标——家国合一。暨直到现在,中国文化和国家管理才刚刚通过国际互联网实现了“家国合一”,同时留给我们需要通过“用网络管理国家”形式来解决的各种国内和国际性问题。
我历来支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化艺术作品。面对现实,芸芸众生们的衣食住行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就是“钱”。至此,我认为,精华必须产生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之上的超现实主义“经典”理论和目标。比如,中国梦。
回顾历史,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四大“打打杀杀”文艺作品,显然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法律法规要求,需要我们当代人去忘记,或用现代观点去诠释古人的行为。我认为,宫斗剧属于挖掘历史的肥皂剧,谈不上高科技,就是给老百姓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必要用“高富帅”标准去过于强求。
摘要:人民日报评《延禧攻略》:"爽点"发挥至极的胜利
如果给最近的流行影视文化锚定关键词,“爽点”再合适不过。开启“挥金之旅”的电影《西虹市首富》与“升级打怪”的网络剧《延禧攻略》,这两部点燃暑期档的文艺作品都被评价为“爽文质感”。其中网络剧《延禧攻略》更是把“爽点”发挥到极致:女主角魏璎珞见招拆招,从一个宫女修炼成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贵妃,极致的故事冲突、快节奏的宫斗剧情,经过精密设计的桥段,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爽点”,以此吸引并留住观众。
“爽点”是一种网络文艺叙事策略,早先运用于网络小说,通过设置主人公不断“升级打怪”或不断实现人生欲求等情节使读者得到虚幻的满足,从而获得即时快感。网络小说为加强读者黏性,往往会把控“爽点”叙事节奏,让难题一个一个迎刃而解;不同于一般故事的起落转折,爽文中只有爬升,主角并不会遭遇真正难以逾越的挫折。这些作品往往贴近人们朴素的情感逻辑,设定嫁接一个个传奇故事,受众将自我代入故事中,“逆袭”“人人都爱我”等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白日梦在其中得到代偿,惩恶扬善、辨奸除恶等母题也能够快速引起读者共情与认同。
近年来,“爽点”创作大行其道,大量网络文艺创作者笃信这个“捷径”:只要“爽点”不断升级,就可以抓住观众、复制“爆款”。在这样的创作氛围中,以感官刺激的“直给”吸引观众成为创作的“必杀技”,读者口味也被调教成习惯于大起大落戏剧性冲突,沉迷于接连不断的“爽点”,越来越忽视用“心”阅读和观看,于是“身感”替代“心感”,欲望替代希望,快感刺激替代心灵体验。这些热闹一时的创作往往抹平思想深度与现实广度,成为廉价的安慰剂,其做法与精品佳作背道而驰。
精品不止于话题,“爆款”也不应止于“爽点”。只有“于心上用功”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才能让观众关注生活内涵、获得艺术滋养、提升人生境界。 (作者:韩思琪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 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 人民网著名大V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