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时间是一个伪命题
#人民网大V黄晨灏 中国行#本月初,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他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解决了面对浩瀚宇宙射线交流信息和探索宇宙生命力的能力。面对已经能够使用太空望远镜反射原理观察木卫二大气、水流等运动现象,在没有黑白交替的宇宙中,时间就是一个伪命题。
值得注意,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从本质上讲,一开始有可能就错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就是奔着解决人类命运误区去的,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首要问题必然会得到彻底解决!
那么?太空中是什么游戏规则指导着整个宇宙世界的运行呢?我相信,接下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与外太空信息交流,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原文摘要: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4日文章,原题:随着中国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一个新的太空大国诞生 当中国在本周四宣布它已经成功将太空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时,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突破。对北京来说,它不断拓展的太空探索版图也传递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信息。“这不仅仅是一次着陆。”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艾伦·达菲说道,“这清楚地表明中国技术已经达到何等卓越的程度。”
从科学的角度看,中国的成就令一些曾预言这一努力终将失败的人感到惊讶。让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异常困难——月球背面从未朝向地球,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不能和地球直接进行无线电通信。但中国研究人员通过发射一颗中继卫星为月球车架起一座“鹊桥”。
2003年,当北京将第一位宇航员送入轨道时,西方观察人士对这一消息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为了赶上美国和俄罗斯做出的毫无意义的努力。但是,中国却不受任何干扰稳扎稳打地扩大太空探索版图。如今,美国和俄罗斯对太空探索的热情正在减弱。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早在其一流的太空事业登上全球头条之前,中国就开始前期准备工作——2007年起中国就开始将目光转向月球背面,并研究未来可能的着陆地点。在某些方面,尽管中国拥有的资金仍然较少,但中国的能力已与美国相当。(作者里克·诺克,胡青松译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 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 人民网著名大V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