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V黄晨灏 中国行#刚看到,成都发展“夜间经济” 打造“不夜城”消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成都人,我很震惊!
有媒体报道说,5月23日晚7点半,成都东门码头周边已是华灯初上。光影斑驳、音乐回荡,游客们从码头陆续登上古色古香的乌篷船,沿着锦江河畔,在水波光影中,感受不一样的成都夜间生活美学。这是成都“夜游锦江”游船项目现场。来自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该项目自4月试运营以来,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两千多人登船赏景,营业收入超过15万元,成为成都夜间休闲消费的新宠。
城市应该有他自己作息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为改变它的承受能力,必然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人体生理时钟倒流生命周期缩短。
我来设想一下,当白天变成黑夜场景:人们打着电筒上下班,头顶着烈日睡觉。听着窗外鸡鸣狗盗嘈杂叫声,梦想着周公带给大脑的魅力场景。傍晚伸上几个懒腰吃着早点,想着上班的尴尬。
有人认为,夜生活一词常偏向娱乐性质。人类一向赋予夜晚特殊的文化意义,使之成为阴谋、恐怖、暴力、****等等的代名词。
另一种解释,以娱乐为主的夜生活形式包括有酒馆、夜总会、戏剧或秀场、KTV、歌厅、酒店、咖啡厅、夜市、宵夜饮食店、夜游;中秋节、除夕、元宵节等都有特殊夜间活动习俗;民间结婚、生子、卜卦目的夜间仪式或风俗。
成都,为啥一定要成为一个用夜间经济“颠倒黑白”方式去打造“不夜城”呢?笑砍之余,我始终没有明白其中的奥秘。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 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 人民网著名大V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