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V黄晨灏,中国行#2019年7月25日下午,我与青神竹编大师郭志爱在成都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宣传等事宜。我们一致认为,竹编艺术是四川特有的古老民间艺术。它源于秦汉,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工艺竹编产品达3600多个品种,行销到海内外,受到许多艺术家、知名人士赞赏和收藏——从成型基本图案上看,四川竹编是从秦汉走来的格子花。
郭志爱对我说,几天后将去北京参加冲击竹编产品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希望亲手编织的竹编产品计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中。
青神竹编,四川省青神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青神竹编采用保护区内的竹原料,筒长节稀、质地柔韧。以特色人文景观、书法作品、名人画像为编织重点,在特定的环境中纯手工编织。锁口、收尾不用任何粘结物,原料均100%采用天然竹材,经过画框、绸缎等装裱方式制作成精美的竹编艺术品。2011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青神竹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郭志爱介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青神竹编技艺达到高峰,从普通的生活工具演变为艺术品,衍生了彩色竹编,使竹编技艺刷新历史,成为“国际竹手工艺培训基地”,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前无古人的,可以说,中国乃至世界竹编工艺品的质量,都是依据青神竹编工艺的标准来衡量的”。
几十年前,农村农户家中基本生活用品,竹背篓、帽子、椅子随着塑料、钢材等普遍应用随之消失。工艺竹编产品以其优质装饰艺术性得到消费者的喜爱。于是,类似青神竹编大师(匠人)郭志爱技艺保护、传承成为了首要问题。
竹编产品从过去老百姓生活中的刚需变成观赏器具,这是竹编产品销售推广的一大瓶颈。
郭志爱信心满满的说,“在成都双流政府支持下,永安镇双坝美丽新村竹编博物馆一定能建成工艺竹编产品教育培训基地、康养休闲一体化养老基地。”我期待他的理想早日得到实现。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 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 人民网著名大V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