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V黄晨灏,中国行#2019年9月22日晚,北京青年报一篇“杭州市政府为何抽调干部进驻阿里、吉利等民企?”新闻分析,引起了我的注意。
自从2019年8月9日下午,我在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了一篇“绝不能让民企在不断上访中收获尊严”文章,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高科技、食品类大型、特大型民营企业实行资产重组,以及与国有企业具有同等待遇问题,是我关注的重点。
北京青年报:两天前,杭州市发布“新制造业计划”。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这项计划开创了一项新举措——抽调干部进驻企业。浙江媒体披露,杭州市政府将抽调100名机关干部,进驻阿里巴巴、吉利控股、娃哈哈等第一批100家重点企业担任政府事务代表。
浙江媒体评价称,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杭州经济发展的“头号引擎”,而制造业的落后则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这样的背景下,杭州9月20日召开全面实施“新制造业”动员大会。会上透露,为了营造氛围提振企业信心,杭州将建立市委市政府制造业发展专题例会制度,在用地、金融、人才、用能等方面给予制造企业政策与资金支持。
我认为,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对于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几十年反腐斗争持续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所有被处理的党政干部、官员都与民营企业行贿受贿、合作做生意有着直接关系。如何处理好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又不让党政干部被金钱腐蚀脱化变质,这类深层次问题至今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经济与腐败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认为,货币是国家信誉,货币是经济直接表现形式。盈利是运用国家货币信誉赚取差价的个人、社会团体、经济实体的遵纪守法行为;官员从维护国家利益服务中从财政获得工资薪酬。当企业家为获得更多利益用资金去贿赂官员时,这就产生了腐败。
最后,我认为,杜绝官员腐败、杜绝官员违法乱纪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好途径。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 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 人民网著名大V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