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日下午,我与几个朋友来到成都宽窄巷子游玩,共庆祖国70周岁生日。宽窄巷子街道两边飘扬着整齐划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游客们拿着手机、相机不断拍摄各种古人留下足迹,用现代人思维追寻古时生活场景。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宽巷子过去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明德胡同)。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建筑风格兼具川西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特点。
民国初年,当时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将“胡同”改为“巷子” 。二十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词典中。
我不断探索北京四合院、北京胡同文化延伸至成都演变成宽窄巷子文化现象。总想找到历史与现代交汇点,从中提升自己对中华文化认知力和理解力。
《北京一夜》歌曲收看收听网址:https://haokan.baidu.com/v?vid=1411684646771543529&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我向朋友介绍,游成都宽窄巷子听《北京一夜》感悟老北京留给成都的胡同文化,这是一个整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进的悲壮故事:走在清朝时只有满蒙八旗才能行走的青石板路上,听着《北京一夜》小调在天空飘荡,“人说百花深处,老人依旧等着出征到四川的归人。”此情此景,感天动地共鸣着全天下所有有情有意的人。
细品《北京人都在忙》歌词:“傍晚的十分是个好时光,走进北京的胡同,看见四合院的墙,有没有闻到飘散的饭菜香。精彩精彩,这里是聚会的地方。”包含的文化气息。全国各地传统小吃、民间艺人、川剧变脸,现代咖啡、酒吧、快餐、麻辣火锅排满宽窄巷子情景,喜迎国庆气氛,无以言表。
2008年7月4日,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问京剧表演艺术家、新京剧创始人储兰兰对京剧的传承和发展都有哪一些设想?她回答,“首先是先继承才能有发展,继承是发展的根基。但是,如果没有发展,不能跟进时代,再好的京剧艺术也会在市场上萎缩。”
看着宽窄巷子拥挤人流操着带有天南地北方言普通话,徜徉祖国大地辽阔,山川秀美——我想再过20年,地方方言将会消亡,普通话将成为唯一交流语言,全国各地同质化高楼大夏就能佐证。
《北京人都在忙》歌曲收看收听网: http://www.iqiyi.com/w_19rsgpok6l.html
我回味庆祝**************成立70周年大会上,我军战旗方队100面荣誉旗帜整齐列阵,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场景“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成都宽窄巷子正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保卫家园故事的历史性延续。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