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早晨,人民网转载北京青年报《食品安全“跨界”治理很有必要》新闻评论,很有前瞻性。先不说网络订餐形式好还是不好?从未来经济角度上讲,网络订餐推进了我国食品经济进步,伴随着脏乱差问题的确引人瞩目。我认为,网络订餐引入检察机关管理机制,他对推进我国食品安全管理进步具有划时代意义。
文章指出,最高人民检察院自2018年8月起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监督活动。专项活动中,检察机关聚焦农贸市场及校园周边食品、网络餐饮、饮用水、保健食品药品以及速冻食品行业安全等五大重点领域集中发力,据《法制日报》报道,近6万家不合格网络餐饮店铺被下线。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一项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十分关键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各方共同发力齐抓共管才能见成效。众所周知,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部门,此次集中“亮剑”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所闻不多。不过,食品安全方面有《食品安全法》,对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开展监督也属正常履职,况且检察机关还负有公益诉讼之责,食品安全涉及公益民生,就此问题介入干预当然合情合理。
据了解,在发现相关违法问题后,检察机关就会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强化对第三方平台和网络餐饮商家的监督检查,及时预防、发现和治理相关食品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如果说检察机关监督食品安全问题是司法“跨界”的话,那么这种“跨界”监督实质上正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一环。
环保中国、食品安全中国,网络订餐网络餐饮企业成为拦路虎,如何加强对他们的监管?仍然是全社会有志之士普遍关注的问题。让诚信经营,让质量把关成为餐饮企业自觉遵守标准,我想除了不断坚持高压态势而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我对检察机关监督食品安全问题的司法“跨界”行动,点赞!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1.5万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