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讨论,“中欧班列返程空箱?发改委回应”问题,很有意思。中欧班列开通才5年,需要沿线各国企业相互适应中国、中国市场交易规则。我认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满载运行,还有一个过程。
记得,我国刚开始开通高速公路之际,路上的汽车并不多,随着汽车厂家生产量提高以及销售途径增加,高速公路上汽车突然多起来,节假日堵车成了家常便饭。
据中新社报道,针对“中欧班列返程空箱”传闻,中国国家发改委21日作出回应。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欧班列空箱状况已明显改善,综合重箱率达92%。
袁达指出,中欧班列开行5年多来,已从初期培育走向成熟壮大、从纷争无序走向竞争合作,成为沿线国家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
开行规模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迅猛发展,开行规模年均增长达133%,累计开行1.82万列,运送货物近157万标箱,联通亚欧大陆110多个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洲全境。其中,2018年,中欧班列开行6363列,提前实现2020年规划目标;开行质量显著提升。空箱状况明显改善,综合重箱率达92%。其中,去程班列基本都是重箱,回程班列从无到有,去年达到“去三回二”,今年实现了“去一回一”,重箱率也超过了80%。
他透露,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建立健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强化安全、环保合作,不断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同时,推动通道能力与中欧班列快速增长趋势相适应,保障运输顺畅,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此外还将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推动运、贸、产结合,切实维护好发展好中欧班列这个“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品牌。
中欧班列是我国“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他从无到有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里程碑、风向标。我认为,维护、保护好中欧班列是我国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大贡献。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2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