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转载人民日报“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文章,让人焦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对我国中医药情怀是让人难忘的。我认为,从感情角度上谈中医药,她是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从科学角度上谈中医药,她与时俱进不够,几千年前理论面对科学发展大千世界,无法自圆其说。
文章说,不久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科技园一期工程青蒿素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兴举行奠基仪式。国庆节前夕,屠呦呦研究员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彰显着国家对人民健康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这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充分说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今天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早在2015年,************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人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更应静下心来,总结青蒿素研发历程,以启迪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第二次卫生革命”面临挑战,慢性病成为难解方程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古老的中医药历久弥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只有坚定中医药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不断探索求真,勇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才能勇攀医学高峰,助力健康中国。
黄璐琦指出,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青蒿素研发的历程为我们积累了重要的技术经验,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应当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共同回答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题,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解决全球健康问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我认为,中医药是建立在人体自身具有一定修复功能基础之上“调理”理论,如果运用得当将在治疗慢性病方面,能从心理上提高患者战胜疾病信心。中医药是科学,中医药要有一大批科研人员进行忘我的工作,同时对基础理论运用现代科学观点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令世界各国支持、关注的治病方案。我相信,中医药在将来一定能为人类健康长寿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2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并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