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生命时报《我国三成居民腰太粗 天津人腰最粗》新闻调查让人揪心,“天津人腰最粗,海南人最苗条,腰粗比其他肥胖危害更大”腰粗与冠心病、糖尿病及多种癌相关。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研究团队针对我国超44万成年人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近三成居民都是“大粗腰”。研究人员结合地域分布描绘出了我国的“粗腰地图”,粗腰人群呈现出北方多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的特征。
从地域上看,“大粗腰”的分布整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东北、西南和东部地区的粗腰人群较多;中部、南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相对较少。天津、西藏、北京、山东、黑龙江、河南是“粗腰重灾区”,腹型肥胖率分别为52.3%、46.2%、45.0%、40.9%、40.5%和38.4%。腹型肥胖率最高的天津是最低的省份海南(10.4%)的5倍多。不过,有些相邻地区的腹型肥胖率也有差异。比如新疆的腹型肥胖率(35.3%)比相邻的西藏低10.9%;而河北的腹型肥胖率(35.5%)比临近的北京、天津分别低9.5%和16.8%。
美国的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美国20岁以上腹型肥胖人群占比为57.2%,虽然这一比例比我国的29.1%高很多,但英国《柳叶刀》和美国《保健事务》等杂志近年的数据都显示,中国肥胖人口增幅已超过美、英、澳大利亚等肥胖大国。王增武补充说,我国肥胖总人口数已位居世界第一,且增幅很大,十分令人担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的数据显示,1992~2015年,我国的肥胖率从3%上升到了12%,据此推断,全国腹型肥胖人数也在过去的20年里翻倍增长。
有专家指出,每周减重不应超过1~2公斤,体重下降太快不仅影响健康,还容易反弹。对于重度肥胖患者,除了生活方式干预,还可考虑药物治疗和手术减重。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可优先选择兼具降体重作用的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化科技增肥(增重)技术作用于牲畜、植物使之提前成熟,它们(体内)化学物质是否完全降解?人体食用增肥动物、植物产品后有哪一些影响,的确值得研究。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2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并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