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一篇《“不认命”致“走极端” 亚洲偷渡客“冒险”背后的冲动与悲情》文章入木三分勾画出整个亚洲由于发展中国家众多,加上个别地区战乱频仍,偷渡一直是一个无法根除的问题;偷渡现象依然存在,背后不是单纯的贫困问题。
文章举例, “越侨”,一个让越南人讳莫如深的词:对于每年偷渡的人数,越南并没有官方统计,但从安城县陆陆续续冒出的新房可以看出,这里的人总有办法弄到些钱。环境污染、土壤盐碱化加上台风频频袭击,导致这里农耕条件恶劣,如此环境使得越南北中部地区的人从来就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认命”导致“走极端”——骨子里的那股倔强甚至让其他地方的越南人敬而远之。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出国闯荡,然后通过“地下钱庄”寄钱回国。当然,外人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也让“越侨”一词对不少越南人来讲讳莫如深。
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援引越南国内反人口贩卖组织人士的话称,过去,选择前往欧洲和英国的越南人大多来自海防市或广宁省,但过去10年,义安、河静、广平等相对贫困的省份也开始出现大量移民英国的越南人。大部分偷渡者会先在俄罗斯或者东欧“歇脚”,最后一个中转站往往是在英吉利海峡旁的法国。
随着英国“死亡货车”事件持续发酵,更多正在发生的偷渡案陆续被曝光。在比利时,警方26日在两座城市截获两辆货车,里面是来自中东和非洲的偷渡者,他们正打算前往英国。在法国加来港口,27日发现包括4名孩童在内的8名移民藏在一辆冷藏货车中,货车准备搭渡轮前往英国。
据了解,亚洲人偷渡到欧洲的路线有五条:一是地中海东部路线,经由土耳其进入希腊,再辗转到达西欧。走这条线路的主要是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和叙利亚偷渡者。二是北部路线,先去俄罗斯,然后经由东欧,通过货车到达西欧。三是经地中海西部路线和中央路线前往欧洲,一些亚洲人先飞到北非,再乘船到意大利、西班牙,然后进入其他国家。四是海上路线,通过货轮偷渡到西欧沿海,再进入内陆。采用这种偷渡方式的人越来越少。五是空中路线,借助一系列造假文件进入欧洲国家。这种方式代价高、风险大。
去年,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篇报道援引美国边境部门的数据称,“越来越多的印度人从美墨边境偷渡进入美国”。这些偷渡客主要是来自旁遮普邦等地的贫穷乡下,他们自称是为了逃避宗教和政治迫害(旁遮普地区居民主要信仰锡克教)。
我认为,人性本能就是为了幸福美满生活而奋斗终身。《“不认命”致“走极端” 亚洲偷渡客“冒险”背后的冲动与悲情》新闻调查用事实告诉我们,欧洲国家应该善待“为了生活,铤而走险”亚洲贫民——英国39人卡车命案,目前已有38名越南人被家人确认在数天前失联。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2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并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