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准上市”经过网络媒体曝光,网友们尖叫、呐喊——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希望得到靶向治疗,感谢医学科学家们的辛苦,患者的褔音!为科研工作者们点赞!
中国日报报道,2019年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九期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在中国大陆的上市为全球首次上市,填补了这一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
这款中国原创、国际首个靶向脑-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将为广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及精神异常等症状,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到205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1.5亿左右。2018年全球治疗及照料费用已达万亿美元,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1000万人,是世界上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预计到2050年我国患者将达4000万人。
报道介绍,该药主要发明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员介绍,临床前作用机制表明,九期一®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炎症,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靶向脑-肠轴的这一独特作用机制,为深度理解九期一®临床疗效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九期一®3期临床主要牵头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专家张振馨教授表示:“九期一®36周的临床试验结果令人振奋,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曙光,为全球患者和家属感到由衷的高兴。”
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松涛表示:“九期一®的成功研发离不开国家和各级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离不开以耿美玉研究员为代表的研发人员22年来坚韧不拔、不畏艰辛的付出。”
前段时间,我公开撰文讨论人民网刊载人民日报《推动企业更好满足大众用药需求》评论员文章,其立意新颖,观点明确深刻。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不至于因病返贫是社会主流声音,制药企业能够拿出高效低价的药品,为整个社会服务更是每一个普通患者的共同期待。
我国是制药业大国,但不是强国。大部分药品为仿制药,总体质量不高,大量药品靠拼价格、拼渠道获得市场,“小、散、乱、差”是行业现状,同质化、恶性化竞争激烈。我国制药企业总体研发能力较弱,技术、工艺较落后,研发仿制能力跟不上,难以与原研药同台竞争。
“中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准上市”令人振奋,在医药科技研发资金投放不大、人员技术投入时间并不很长的我们,能够原创出自己药品,的确是奇迹。高兴之余,还得静下心来思考《高效低价仿制药品:为我国“肿瘤”罕见病患者带来福音》等问题。还要回答: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人体机能是什么?能做到什么?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2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并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