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可以助力推进国家、地区文化建设。人民网《改变农村陈规陋习,还需久久为功》评论,深入分析农村彩礼文化导致的许多困惑,揭示彩礼文化与现实生活不匹配的种种原因。
我经常听到身边朋友讲他们去吃九大碗,喝大酒吃坨坨肉。拍回来照片热闹、壮观人气旺。农村彩礼文化、坝坝宴、坨坨肉习惯源自哪里?
远古冷兵器时代,人们没有用上煤炭、天然气、电磁炉、手机、汽车、飞机,他们怎么生火做饭呢?随便找块地挖灶放上大锅做“柴火饭”。到点大家有说有笑排队打饭进餐,坐着站着聊着,无忧无虑。
原来农村彩礼文化来源于远古战争、远古人迁徙运动中集体主义文化行动,现代人创造性加上了众筹“赚钱”模式。
文章指出,人民日报记者深入部分农村地区,专题调研农村移风易俗的有关情况。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已经认识到,推进移风易俗,眼下看,每家都是受益者;长远看,子孙们更是受益者。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但是一些乡村存在的陈规陋习,为害不浅。比如,天价彩礼导致一些适婚家庭债台高筑,酒席泛滥让人情债不堪重负,“白色消费”造成极大浪费,这无不说明:那些陈规陋习真该改改了,早改早好。
文章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敦风化俗,久久为功,只要持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仅能够改变陈规陋习,更能塑造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农村彩礼文化是一种类似网络传销的“众筹”现象。我想,随着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坝坝宴、坨坨肉等活动只会出现在企业举办的文化庆典里。我建议,参加城市、农村文化聚餐会的朋友选择AA制付款方式,好吗?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2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