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赋予创造的时代,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人是记者,个个有真相”早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今天是记者节,也是我国全体自媒体网友们的节日,历史赋予着记者节更多变化内涵。
中国记协于2000年1月25日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专家经过科学论证,报经总理、各位副总理圈阅并征得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意见后,国务院于2000年8月1日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11月7日,中国日报网《把自媒体当职业,靠谱吗》新闻调查,“45.6%受访青年做过或正在做自媒体”很说明问题,自媒体正在成为一个新型职业被广大网友们青睐。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7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0%的受访青年称身边有做自媒体的人。45.6%的受访青年做过或正在做自媒体。52.8%的受访青年对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展职业有具体的目标或规划。
澎湃新闻若有所思,记者是坚守希望的职业。我们写下稿件,就是将希望和期待、将承诺和信心种植到土壤里,等待它在某个春天发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相信未来;记者是关照人间的职业,自带温度和暖色;记者是“美丽逆行族”中的一员,记者是一个有担当、有热血的职业。
看!那一群“笨拙”的人还在踏踏实实地写着,走到一线,求证事件的关键细节,他们把新闻做成产品,把写作当成“手艺”。
记者使命和初心:打捞真相,重申常识,给予暖意,坚守自己所相信的,这便是。
人民日报在《写在第20个记者节:无数的人们,我们与你有关》中写道:新媒体格局下,每个人都成为内容的制作者、信息的传播者。有人由此得出结论:信息不对称的鸿沟已经填平,新闻工作者作为信息搬运工的价值,将不复存在。这句话并不准确,只能说,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寻找新的更大价值。
人民日报坦言奋斗目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我们与你有关。
2009年,我提出《网络评论员的责任和义务》时预言,“正确应对网络全球化后国内外各种矛盾,寻找出切合实际答案,有胆有谋与各种错误言论作斗争。发表正面言论,正确引导,使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观点、错误倾向,失去市场,败下阵来是摆在我们全体中国人面前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同时,网络评论员队伍和网络评论员的素质建设,也是摆在我们全社会面前的一项跨世纪工程。”十多年过去,我惊喜看到我国网络舆论阵地清风气爽,人才济济。
精英教育时代,记者文字属于少数人游戏,甚至享有至高无上权利,记者属于无冕之王。今天大学教育普及时代,记者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游戏,全体网友游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唯记者”模式独木难支。我认为,“新闻是真相,评论是判决”但愿在这个记者节里,天下所有评论员、记者、自由撰稿人、自媒体朋友们过得有滋有味,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2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