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省管干部落马,为何多个单位同步开展整改?》微评:安不忘危、举一反三是我们在一个地方挖出腐败官员以后的重点清查教育课题之一。一个地区主要官员出问题必定会带出一个地方其他官员出问题,问题官员“窝案”频发原因出自干部考察提拔机制出了问题,如何让官员提拔后不能腐败?如何堵住官员的腐败,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全民参加的社会性监督体制改革问题——官员“抱团驱利”是“窝案”频发主要原因
原文摘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膨胀的私欲占领了我的心灵,一心只想和别人比,总认为别人有的,自己利用职权也可以有。”
“回想自己从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蜕变成违反党纪国法的罪人,我愧对党组织的培养、愧对人民群众的信任、愧对家庭和家人。”
这是贵州省毕节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宫晓农面对镜头的现身说法。12月2日,贵州省纪委监委在毕节市委和毕节市七星关区委、大方县委、纳雍县委以及毕节市政协党组、毕节市纪委监委同步组织召开宫晓农违纪违法案警示教育大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宫晓农违纪违法案情,播放忏悔视频。
一名省管干部落马,为何多个单位同步开展整改?原因就在宫晓农案有其典型性。
宫晓农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贵州查处的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收敛、不收手,甘于被“围猎”的典型。从任纳雍县委副书记时开始,直至任毕节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的十多年时间,宫晓农无视党纪法规,台上大谈廉洁从政,台下大肆收受下属和管理对象数百万元财物,在招商引资、土地出让、工程建设中肆意损公肥私、大搞权钱交易。今年10月,宫晓农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交司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贵州省纪委监委和毕节市委深刻反思宫晓农违纪违法案教训,以抓好警示教育、夯实“两个责任”作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督促毕节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要求党员干部深查细照、对照自省,防止重蹈覆辙。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3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