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民日报人民网著名评论家沈宏胜交流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变异问题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时,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沈宏胜(网名:公震)发给我《观御史夫人(散文)》,阐述黄梅戏《御史夫人》留下各种声嘶力竭感人桥段:御史夫人、爱夫、敬夫,替夫申冤等故事。
回顾历史,古代人老婆和现代人老婆有着本质上区别。古代人老婆大门不出,现代人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恋爱自由”才会出现《民政部:去年全国结婚登记947.1万对 离婚415.4万对》离婚考虑期延长至1年如何?我的建议!
据中新网报道,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19日表示,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补发结婚证和离婚证书403.4万对。
王金华介绍称,2019年的结婚率和离婚率尚在统计当中,以正式公布数据为准。需要说明的是,不能将“离结比”等同于“离婚率”。中国的离婚率统计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具体统计办法是:某年的离婚率=某年离婚对数/某年的平均人口数×1000‰。以2018年为例,全国结婚登记1010.8万对,离婚总对数是446.1万对,离婚率是3.2‰。”
地方戏曲多年来不思进取,演职人员流失、观众流失,靠政府财政扶持接近关门也是事实。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东南西北”经济文化大融合重新寻找出共同点,带有地域文化特点地方戏曲正在走向灭亡——徽班进京黄梅戏,难逃厄运。
正如沈宏胜所言,“说到御史夫人,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因为历代都有官员至御史,也因为有御史官员夫人,才有御史官员夫人称其为御史夫人。前不久,社区(铜陵铜官区金山社)给我们每一名支部书记每人发了一张票,在市五松山剧场观看黄梅戏《御史夫人》。起先,我并不知道所看的戏是《御史夫人》,只因为多年没看戏了,觉得挺新鲜的,才去看的。有人则讥讽地说,现在谁还看戏呢,电视上多了去,且水平都是国内一流的。”
沈宏胜担心,看完这场戏后,我的感觉是,铜陵市艺术剧院的编剧、演员们不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整场演出比较紧凑,唱腔与曾经的天仙配、女驸马不同,音量高,而且有创新之举,把一个扶正祛邪的,不与“污水”合流的《御史夫人》展现在观众面前。(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名人栏目)
沈宏胜介绍,1956年生于安徽铜陵,安徽职工技术学院贸易经济专业毕业,曾供职于安徽铜陵集团控股公司机械总厂宣传部,获过工人日报“五连冠”优秀特约通讯员。后因企业破产关闭,2003年离开企业后与网络时评相伴十余年,完成文字两千多万字,先后获得人民网十周年征文一等奖、记者节征文三等奖。2006年退休。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3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