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一篇《收视率造假的“好日子”没几天了》新闻评论说出了我对电视媒体担心,中国电视媒体必须改革,不改革必死!
电视媒体起步于资讯不发达时代,有图有真相似乎能够勾起观众回忆。而永远保持微笑、把丧事当成喜事办,用结婚照银幕形象娱乐国人,很难获得大众传媒时代的普遍认同。“没有互动的说教式教育”电视主流媒体,生存变得非常艰难——电视收视率造假,俨然成为业内潜规则。
正如文章所言,随着社会尤其是商业层面对收视率的重视甚至崇拜,出现了“唯收视率”的现象。一些投机者通过造假收视率,牟取巨额非法利益。收视率的造假手法主要有三种,即“干扰样本”“窃听和截留数据”和“直接篡改数据”。现实中,收视率造假并非“单线作战”,而是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所赚的也不只是企业的广告营销费用,还有无数从业人员的辛苦钱。
2018年1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只有确保国家数据平台的数据权威性和准确性,才能避免炮制虚假收视率的机构混淆视听,干扰市场。
现在,电视媒体体外循环现象普遍存在,拍播分离后企业、个人搞不清楚扛着某某电视台标话筒的人是否代表权威电视台。外包让一些有钱无资质、资历社会油子“媒体骗子”堂而皇之进入主流媒体视野,老百姓(观众)难道不该骂娘吗?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3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