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强国论坛今日推出《麻辣财经:自主工业软件,哪些短板需要补?》讨论问题,网友们讨论并不激烈。究其原因,我认为,大家对于“自主工业软件”概念并不熟悉,对于“集成电路版”制造技术等专业知识不理解。
说简单一点,华为5G技术设计没有问题,如何制造出“华为手机”集成所有电子元器件在一块电路板上,是一个很大技术难题:所以,华为在5G领域硬件方面,很难成功。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前一段时间,MATLAB停止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提供服务。该软件是数值分析计算的重要工具,应用于全球6500所高校院所。
国务院因势利导出台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表示支持软件领域的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优化配置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按照市场机制提供软件领域的专业化服务,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说,20多年前,我国曾自主研发出CAD软件,可不久后,国外企业产品价格从几万直降到几百块,很快就抢占了市场。由于没有用户,没有持续的收入来支撑研发,与主流产品差距越来越大。
几乎所有基础类的软件,不论是科研工具软件还是工业软件,想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都需要从底层做起,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
多位专家建议,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投身基础类软件研发,有必要调整考核机制。追求短期效果,能出应用成果,但长远看是丢掉未来。在一些领域,不能总以创新点评价科研的好坏,应该允许科研人员“重复造轮子”,把别人的基础工作再走一遍。
“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是全球开放、精细分工、高度合作的产业,自主可控绝对不等于全部自供、自我封闭。”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认为,过度的 “全面替代”不符合产业规律,促进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深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全球合作。既要为国际企业在华投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又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另外一种观点,过去使用高科技产品“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领域不多,技术相对保密。随着高科技使用频率提高,各国研发必将带来高新技术腾飞。新兴国家与高新技术持有者之间矛盾也会越来越大,科研成果也会越来越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我坚信,中国在集成电路制造一定能站在各国先进技术基础上取得“颠覆”胜利!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3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