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黄晨灏文集 >

黄晨灏:喝洋奶成不了外国人

2011-11-06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我想做一个假设,由于人种不同肌体中每个年龄段需要的营养不一样,一些父母自小孩出生以来一直喂养国外奶制品。美其名曰,中国奶制品有质量问题。我不想反对他(她)们的做法,只想说,喝羊奶真能变成外国人吗?糊里糊涂补充外国人需要的营养,是保健还是减寿呢?这个问题很现实,值得网友们去斟酌。

有媒体爆料称,7月下旬,一叠举报材料寄到了记者的办公桌上。材料称:国外著名奶粉企业美赞臣公司用不正当手段与医疗单位联合销售产品,在医院中对孕妇和产妇进行宣传,以此抢占新生儿的“第一口奶”。随举报材料一起寄过来的,还有20多页表格,这些表格,有的显示的是美赞臣公司销售和推广用度的往来账单,有的则载明了医院的院领导及妇产科、儿保科、新生儿科负责人的姓名。在这里,我不想指责医院医生的见利忘义行为。因为,目前医生的医德、医院的职业道德的确非常糟糕,已经达到人神共诛的地步。

我们知道,出生后的婴儿在最初的5至6个月内长期食用一种牌子的奶粉,就会产生依靠,并对其他奶粉产生抗拒性心理,这即是所谓的“第一口奶”影响。除非有质量问题,一般没有哪个父母会忍受孩子的哭闹而换奶粉。正由于“第一口奶”的重要影响,奶粉竞争从商场前移到了医院。

美赞臣经营对策与公关方式主要采用,办孕妇班、育儿班等。他们的足迹延伸到了全国各地大多数医院,甚至一些医疗机构的科普宣传栏中居然也植入了美赞臣奶粉厂家的广告。像这种明显的错误,为啥能在一些医院堂而皇之的长期存在下去呢?是外国奶粉的质量好,还是医院医生所得的回扣高。我想,一定是后者!

诱导和误导中国消费者上当受骗固然有外国企业的责任,但是医院医生不只是共谋参与那么简单。回顾这一些年的医患纠纷,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卫生主管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中国人不被变成外国人,为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我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把类似“美赞臣被曝利用医院对奶粉违规宣传促销”的现象彻底杜绝,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上,把老百姓痛恨的医疗费用和药费降下来。试想,维护国家稳定,增强中国人体质的光荣任务落到了你们肩上,还有什么不为之自豪,为之欣慰的呢?
 

(责编:sccsbbs)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第14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3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2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1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0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9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六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五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钱塘汐(337)
  • 钱塘汐(335)
热门排行
  • 1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四川
  • 2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中国(宋
  • 3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回答黄晨灏
  • 4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鄂云龙回答:黄晨灏
  • 5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于立新回答:黄晨
  • 6黄晨灏:从“抵制日货”出发兼谈南海所属问
  • 7梅州市法制局局长胡振兰回答黄晨灏
  • 8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
  • 9捍卫尊严 从自我做起
  • 10纪宝成:我不认为中国青年学生创造力比别人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