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我对于中国书画的理解,只限于“乱涂乱画”。每一个作者画出来的东西,很难让老百姓看懂。我对书画爱好者的作品,从来不屑于顾——中国书法,不是写字而是图画。作者毫无目的写意式发挥,常常让围观者云里雾里,无所事事。
一些朋友给我讲,“你不懂书法,他是作者个性的张扬!要靠爱家去领悟其中的玄机”是啊,书法发源于官场管理文化,有故弄玄虚之嫌。书法是应该普及还是专业化呢?互联网打出“正规”字体,个体书法还有立足之地吗?我想,要研究中国文化传承;研究中国历史,从研究中国现代书法家的作品开始,更为直接。
称得上中国书法家的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贺铿。他的“王涯: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过年了,身边同事请我写幅字,我只能老老实实写,没有理由可讲。字好字坏,此时已无多少意义,无非是凑凑热闹。”两幅字,我用痕迹理论去鉴定,毫无争议的出自一人之手。字体浑厚、笔画圆润、粗细均匀;字与字之间,毫无牵连的勾勒出端庄清新的世态炎凉。稍有一点文化和社会经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中国社会成功者挥毫的毫无私情牵挂的大作!
2011年12月16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回答我,“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问题时说,“我还真不好回答。因为我是向来不盲目的预测未来的。要说一下经济走势,也可以说一说。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情况,我开始一开头就说了,是通胀的压力和经济下降的压力同时存在。外需和内需,外需是呈现负增长的状态,内需在收入没有得到改善之前,你要想提高得很快,这也是不大现实的。”字如其人,贺铿书法谋篇布局的劲道与实事求是和敢于讲真话的精神,有着直接关系!
我喜欢中国书法并认为,它不是写字而是用毛笔绘出的黑白图画。中国书画之美在于联想;在于创作者留给世人纸张文化的内涵。其实,网络时代已经将中国书法送入历史。
最后,我想用“北京之夜”歌词,“one nightin 北京我留下许多情,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one nightin 北京我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待着出征的归人。”结束,中国现代字画走向的讨论。(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